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7期:《还》——英雄相惜

    发布时间:2024-04-01 10:15:21  |  点击:39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7期:《还》——英雄相惜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还》——英雄相惜《诗经》305篇中,直接或间接反映古人狩猎生活的诗歌有20篇左右,这是一个较高的占比了。周代,农耕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狩猎已退居从属地位。但是,从这些诗歌中能反映狩猎在人们生活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需要有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的信心和勇气。猎手就是和自然搏击的人,他们有着勇武和高超的本领,成了人们赞美的对象。“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齐风·还》中两位猎手并肩驰马、拱手相许的瞬间,传神地描绘了英武潇洒的猎人形象和英雄气概,粗豪风格下的细腻质地,使得一种直率、矫健跃然纸上。英雄间的相惜、友善,无需多言。这反映了那个时代健康而又明确的审美标准,就是以力为美。诗歌所赞扬的是男性的阳刚强壮、直率坦诚,对自己认为美好的、崇尚的人和事,可以毫不避讳地脱口称赞,那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社会风气。【相关内容】《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6期:《溱洧》——赠之以芍药《鸡鸣》——辜负香衾事早朝

    发布时间:2024-03-04 09:25:29  |  点击:127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6期:《鸡鸣》——辜负香衾事早朝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鸡鸣》——辜负香衾事早朝《诗经·齐风》是齐国的诗歌,存诗共11篇。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季札赞叹《齐风》“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礼记·乐记》里有“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的说法。温和善良,为人处世又不乏果断的人适合歌唱《齐风》。《鸡鸣》是《齐风》第一首诗。讲述的是早晨鸡叫之时妻子催丈夫起床的故事。古时,鸡叫起着重要的报时作用。叫醒古人的不是闹钟,而是鸡。在没有现代钟表这类计时工具的古代,公鸡打鸣这一习性为人们起床奠定了坚实后盾,所以有“鸡鸣犬吠”“闻鸡起舞”“鸡鸣而起,日出而作”等一些成语典故流传下来,毛主席诗词中还有“一唱雄鸡天下白”之语。周朝设立的一个官职就叫“鸡人”,负责掌管祭祀时供奉的鸡和打更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掌管更漏的人员被称为“鸡人”。“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体现此诗的诙谐。面对妻子的催促,睡梦中的丈夫迷迷糊糊应声说道:“不是鸡叫,你听错了,是苍蝇发出的声响。”读至此处,忍俊不禁:人犯懒的时候理由总是充分的。这是一种本领,懒人有懒人的...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5期:《溱洧》——赠之以芍药

    发布时间:2024-02-07 09:35:42  |  点击:145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5期:《溱洧》——赠之以芍药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溱洧》——赠之以芍药可以用“芍药”把《溱洧》这首诗和三千年后今天的生活勾连起来——“赠之以勺药”。能追溯到《诗经》,说明中国人养护芍药历史久远。这首诗不但是一首情歌,也是风俗史上的资料。正是因为诗里展现了离别时互赠芍药,所以芍药还被叫做“将离”“可离”,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丰富的意蕴。就连日本江户时代的杂剧里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的说法,形容女子不同的姿态之美。友人、爱人之间离别时互赠芍药,意为不能相忘。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代表着情有所钟。当然这是后人对此的解读。也有人觉得芍药的软弱无力显得多情轻浮,刘禹锡就写过“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不过,刘本家洛阳,爱牡丹贬芍药,也情有可原。早期是没有独立的牡丹之名的,芍药就包括牡丹,宋朝初年编修的《艺文类聚》就只收了芍药未收牡丹。二者相比,芍药比牡丹要狭长些,籽要比牡丹籽小。后由于豪门显宦趋赏牡丹,才慢慢使芍药成为落谱衰宗。但《红楼梦》里关于芍药的描写就非常美...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4期:《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发布时间:2024-01-02 17:40:40  |  点击:219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4期:《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这一美妙的词语,出自《诗经·野有蔓草》。不妨将此篇作为新年的邂逅,愿“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中国人对诗有一个定义:诗者,志也。诗表达人的心思、志向。学者李山说,诗也有持的意思,把诗的言字边换成提手,就成了持,持就是节制。写诗抒情,不能流于自然主义,流于自然主义的诗在西方就被称为灵魂的变异。《野有蔓草》这个作品虽然与野性的古老习俗相关,但它却显得那么典雅。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言情作品,它绽放在古老而神秘的华夏沃土上。【相关内容】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注释】蔓:蔓延。零:落下。漙(tuán):通“团”,形容露水多。清扬:眉目清秀。婉:妩媚的样子。邂逅:不期而会。适:符合,适合,有“如愿以偿”之意。瀼(ráng):形容露水浓厚。臧:善。偕臧,都满意。【链接1】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月,草始生,霜为露也。——《郑笺》...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3期:《出其东门》——除却巫山不是云

    发布时间:2023-12-04 16:40:42  |  点击:233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3期:《出其东门》——除却巫山不是云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出其东门》——除却巫山不是云《出其东门》以郑地男女游春的背景而创作,“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东门广场上,美女如云)。但这些如云的美女也只是诗人笔下的铺垫而已——“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这众多的美女,都不是诗人思念之所在。所以,这首诗在郑风婚恋自由纷乱的大环境下,较为独特的地方在于表达了男子的专一不二。用《红楼梦》里宝玉的话叫: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也是朱熹对这首诗赞赏有加的原因。他说“是时淫风大行,而其间乃有如此之人,亦可谓能自好而不为习俗所移矣。”又进一步评价说“此诗却是个识道理人作,郑诗虽淫乱,此诗却如此好。”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个识道理、识大体之人,在“郑声淫”的诗歌里,这首诗表达的价值取向非常好。可见朱熹老爷子对此诗非常喜欢。那《出其东门》是如何表达这种独特情意的呢?诗人的心上人又是怎样一位女子呢?【相关内容】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注...
  • 言美绘心 • 小马艺术课堂第20期:云水之间——赵无极绘画的失相与晋格[图]

    发布时间:2023-11-28 10:15:25  |  点击:250
    11月24日,本期小马艺术课堂,嘉宾马善程老师带领大家走近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先生,去认识那个特殊的年代,感知一个别样的文化情境,领略一段奇幻的视觉旅程。“现象赵无极”。赵无极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古薪异焰”。赵无极的艺术创作,如同古薪异焰,燃烧着独特的光芒。他的画作中,既有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又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艺术界独树一帜。m“相”之弥散。随着艺术创作的深入,赵无极的画作中的“相”开始逐渐弥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抽象的表现方式。既不是热抽象,也不是冷抽象,也不是以“抽象”反对传统古典风格和具象风格来标新立异,而是天然携带着传统基因,从传统中抽丝剥茧,逐渐生长为“古典式抽象”。“格”之晋显。随着“相”的弥散,赵无极的画作中的“格”开始晋显。他的画作中,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体现了赵无极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又体现了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独特见解。“法度、物料、未名”。赵无极的画...
  • 食光探赜第5期:小雪微寒,怎么吃才暖和?[图]

    发布时间:2023-11-21 15:45:10  |  点击:238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11月17日晚,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邹赜韬再次应邀来到宁波图书馆,在甬图线上直播间聊聊中国火锅的百年历史,与读者朋友们分享“涮一涮”的快乐。约190万年前,人类偶然被大自然投下的“火种”选中,开始尝试用火烹制食物、驱寒取暖。从此,呼啸寒风中的人类,逐渐拥有了“反季节”的自我保护和寻求舒适的能力。随着人类饮食文明演进,御寒的本能日益演绎出丰富多态的冬令美食。在雪花漫天的日子里,手捧一盅黄酒、挑上一筷子羊肉,暖胃又暖心,实在是很惬意的消闲生活。而在邹赜韬眼里,如果非要找出一项“最冬天”的中国美食,火锅显然是最当仁不让的“一号王者”。邹赜韬首先用考古发现的汉代谯斗来说明中国人使用火锅至少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在随后的一个小时讲解中,邹赜韬选用与火锅有关的报刊和画刊的史料,验证了人们对火锅的追捧。无论在百年前的《大世界》刊登的两首《火锅御寒》,还是七十多年前《文藻月刊》《辛报》等对火锅吃法的介绍,说明在当时的中国都市乡村,火锅早已分化出让人眼花缭乱的派系。本次活动不但吸引了2.2万多名读者的点击观看,不少读者还在留...
  • 阿拉宁波人系列第51期:江南戏曲与中华文化之美[图]

    发布时间:2023-11-16 09:25:09  |  点击:281
    戏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近一千年里,江南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为戏曲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间。江南戏曲,又有哪些美学特质呢?11月5日下午,宁波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文杰、宁波市作协评论创委会副主任、海曙区作家协会主席赵淑萍、云在书院创始人、海曙区戏曲家协会副秘书长薛云一同聊聊“江南戏曲与中华文化之美”。薛云从黄文杰新出版的著作《江南戏曲文化史》着手,让黄老师谈谈这本著作和此前的《浙江戏曲文化史》的写作过程。接着,赵老师谈了对这两本书的阅读印象。她认为,黄老师治学严谨,这两部著作材料充实,内容丰厚,有对整个历史文化背景的阐述,有对分阶段的戏曲的总结,还有对经典的代表剧目的剖析。沙龙后半段,三位老师分别谈了江南的地理概念、江南文化的特征以及江南戏曲的特点。有从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变革、市民阶层形成,以及宋室南迁、南北文化交融等因素来谈南戏这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也有聊到江南文化的诗性特质和江南戏曲柔美且阳刚的一面,并讲到剧种昆曲、越剧、黄梅戏、绍剧、婺剧、目连戏、傩戏等。当然...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2期:《扬之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

    发布时间:2023-11-06 11:15:07  |  点击:287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2期:《扬之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扬之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诗经》里共有三首《扬之水》,《王风》《郑风》《唐风》里各有一首。一般认为三首诗以相同的乐调开头,诗歌内容并无关联。当代学者赵丽雅的笔名扬之水就是出自《诗经·扬之水》,她著有《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等相关著作。赵丽雅的一些观点或可作为今天读《诗》的一个参考:“说起‘诗三百’,我们今天总把它看成是‘纯文学’,不过当时却不然。”可见她不把《诗》看成纯文学。如果说朱熹的《诗集传》把《诗》当做“经”来读,方玉润把《诗》当文学读,扬之水则取了“经”与“诗”的中间位置,“其中有所悲有所喜,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信有所望,不过可以说,健全的心智,健全的情感,是贯穿始终的脉搏和灵魂”。不错,“健全的心智,健全的情感”可作为我们读《诗》的一个切入点,贯穿始终的是情感和意志。【相关内容】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注释】扬:激扬。一说悠扬。束...
  • 品读生活第32期:唐风宋韵 一品越窑[图]

    发布时间:2023-10-20 14:25:43  |  点击:308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陶瓷史,巅峰在越窑。在宁波的慈溪上林湖,有那么一抹唐宋时期的秘色,是瓷器界的千年未解之迷。10月13日晚,宁波收藏家协会理事裘赤军走进甬图新馆多功能厅,与各位收藏爱好者一同探寻秘色的千古之谜,聊聊上林湖千年窑火,品读最美的越窑青瓷。裘老师介绍说,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其主要产地是唐代明州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湖一带,因五代时划归越州而得名“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从东汉开始创烧,到两晋趋于成熟,唐宋时期达到顶峰。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千百年来,人们试图揭开它迷人的面纱,但却始终难寻其踪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开启,沉寂于千年的秘色之迷,才昭然若揭于世。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
  • 时间庭院第44期:出走的文艺之神——托尔斯泰小说艺术赏析[图]

    发布时间:2023-10-11 16:35:39  |  点击:298
    10月6日下午,“时间庭院”第44期活动在甬图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各位读者见面。刘振博士以“出走的文艺之神——托尔斯泰小说艺术赏析”为题,与各位读者分享阅读托尔斯泰小说的心得体会。托尔斯泰的小说,将西方文学第一次带进家庭之内、生活之内,是西方文学几千年演进的自然结果。托尔斯泰巧妙地利用“火车”这一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揭开了家庭生活的辽阔场景。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苦苦思索“生活”的问题,这一思索使得他笔下人物的精神始终处在变动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托尔斯泰也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不断经受精神的折磨,而不得不在晚年的时候,做出极具象征意义的“出走”。刘振博士指出,托尔斯泰是一位充满困惑的文艺之神,而这种困惑也成为他小说艺术的最大特点和出众之处。沙龙之后,刘振博士与现场的读者进行了交流互动。
  • 月饼甜来芋艿咸:中秋日,在宁波图书馆体验一场“寻味”之旅[图]

    发布时间:2023-10-09 16:50:03  |  点击:325
    9月29日,适逢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宁波图书馆特邀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邹赜韬,在天一约读“食光探赜”沙龙开讲百年前月饼、鸭子、芋艿等中秋美食的尘封往事。当天,共有近3万名读者在沙龙现场或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参与本期活动。一百年前,哪些月饼在上海比较流行?沙龙中,邹赜韬向观众展示了一幅1928年编制的“月饼家谱图”——“上海月饼市场当年是被‘本地月饼’和‘广东月饼’二分天下,‘本地月饼’包括‘苏州派’和‘宁波派’,‘广东月饼’则囊括了‘广东派’和‘潮州派’”。邹赜韬的介绍让现场听众大开眼界,“原来老底子月饼不止苏式、广式两种啊!”,有读者略带惊奇地感叹道。“今天我们面对的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过一张1930年代“冠生园”月饼礼盒产品清单,邹赜韬向读者亮出了百年前月饼界“买椟还珠”的真实案例。“但别以为那时候月饼包装都是华而不实的”,邹赜韬紧接着放出1924年拍摄的一幅街头月饼摊摄影,图中的纸包月饼简约而精美,“当年就有以普通包装纸结合绘画艺术设计而成的月饼‘美术纸盒’,在避免铺张浪费的同时,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芋艿和鸭子,是宁波人毫不陌...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1期:《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发布时间:2023-09-28 15:10:25  |  点击:323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1期:《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称得上是《诗经》里的名句。对《子衿》旧解是遵《毛诗序》的说法,认为这是一首讽刺校风败坏、学业荒废,课堂中见不到学生上课的诗歌。如曹操《短歌行》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是把讽刺学校荒废之说,衍生为思贤才而不得的意思。但若照此理解,用“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来找我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天没见就像隔了三个月之久)”来形容师生关系,颇显牵强。今人一般认为《子衿》是一首女子思念情人的诗歌。从宋代朱熹开始,抛开旧说,点出此为男女相悦之辞。不过,《毛诗序》讽刺学业荒废之说影响颇深,曹孟德的引用,更使之流传甚广。这便是至今仍有把“青衿”解释为古代学生穿的服装、用“青衿”指代学子的原因。今日再读《子衿》,厘清缘由之外,不妨拨开云雾,看诗歌本身的描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颇为精妙地写出了恋爱中人的心思,就是想让对方能够主动点儿。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里说:“《子衿》...
  • 言美绘心 • 小马艺术课堂第19期:是患,是醉?——沙耆绘画中的知识与直觉[图]

    发布时间:2023-09-25 16:09:08  |  点击:309
    “一个率真的狂人,一个天才的画家。他历经漂泊的艰辛、民族的灾难、爱情的感伤、家庭的变异、文化的痛苦,最终导致生命裂变,精神不堪重负。宁静的村庄,清幽的故园,承载着一个艺术家奔腾的激情,炽热的神经。在沙耆人生的中晚期,他不断与生命搏斗,也不断超越自我,在内心的坚忍历练中,在几乎与世界隔绝的环境中,他淡忘了名利,超脱了世俗,融入了自然,成就了百年中国油画史上的一代大师。”9月22日晚,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一楼音乐厅,本期小马艺术课堂,嘉宾马善程老师带领大家走近宁波籍传奇画家沙耆先生。沙耆,是一位来自宁波的传奇画家,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深邃的艺术理念而闻名于世。虽然他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的作品却在艺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沙耆的一生可谓得失比利。他在年轻时期曾经历过一段困苦的时光,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被击倒。相反,他勇敢地面对困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沙耆选择了载誉归隐。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沙耆的态度产生了疑虑。他的独特绘画风格常常给人一种疾患般的感觉,又或者看似陶醉其中。他的作品给观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他的作品既在中外艺...
  •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0期:《风雨》——君子不改其度

    发布时间:2023-09-11 15:00:03  |  点击:316
    主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九十期:《风雨》——君子不改其度嘉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点击收听→《风雨》——君子不改其度《诗经》里的“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贵族男子都可以称君子;一是女子称丈夫为君子。君子的含义在《论语》里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指身份;一个是指品德。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的“君子”指的是身份。意思是在位者是风,不在位者小民则像草一样,要受风的影响,正所谓“风吹草动”。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里的“君子”则指的是品德。人家不理解你,不器重你,你也不因此而生气动怒,这是君子的做派,指的是一个人的品格。后来的很多士人虽处“风雨如晦”之境,犹以“鸡鸣不已”自励,表达的便是“君子不改其度”的品格。这里的“风雨”象征乱世,“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度,“君子”也由妻称夫的君子,变成了泛指的品德高尚的君子。后人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表达君子不改其度的心境或境界,《郑风·风雨》有着超越诗歌之外的独特用典意蕴。【相关内容】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