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105期:《载驱》——行行重行行
嘉 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
论《诗经·齐风·载驱》的艺术特色,可能要数叠字的使用了。后三章,每章四句,有三句用叠字。《诗经》中用叠字状物、摹声的,比比皆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灼灼状桃花之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依依尽杨柳之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杲杲为出日之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瀌瀌拟雨雪之状(雨雪瀌瀌,见晛曰消),喈喈逐黄鸟之声(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喓喓学草虫之韵(喓喓草虫,趯ti4趯阜螽)。当然他所举的例子都是运用得较为娴熟的叠字,所以刘勰评论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就是说,形容景物,既要写出物的神气形貌,又要揉进作者的感情心境。但《载驱》里叠字的应用,同刘勰“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要求似还有距离。诗中之所以用了诸多叠字,恐与当时配合乐曲有关。《诗经》乐谱已失传,不妨想象拖长了声调歌唱的效果,岂不把哀姜故意拖拖拉拉的神态活画出来了吗?
相关内容
《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注释】
载:发语词,无实义。
驱:车马疾走。
薄薄:象声词,形容马蹄及车轮转动声。
簟(diàn):竹席。一说席作车门。
茀(fú):车帘。
鞹(kuò):光滑的皮革。用漆上红色的兽皮蒙在车厢前面作车盖,是周代诸侯所用的车饰,这种规格的车子称为“路车”。
有荡:即“荡荡”,平坦的样子。
齐子:指哀姜。
发:旦,早。
骊(lí):黑马。
济济:整齐的样子。
辔:马缰。
濔濔(mǐ):柔软的样子。
岂弟(kǎi tì):天明,天亮。
汶水:流经齐鲁两国的水名,在今山东中部,又名大汶河。
汤汤(shāng):水势浩大貌。
彭彭(bāng):众多貌。
翱翔:游逛,这里指不进鲁国。
滔滔:水流浩荡。
儦儦(biāo):行人往来貌。
游敖:即“游遨”,与翱翔同义。
【诗经词语】
翱翔:游逛,这里指迟迟不进鲁国。后意为展开翅膀回旋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