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63:《有狐》——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创建时间:2022-07-06 15:55:06  |  点击:1325  |  作者:天一约读

7.4.jpg

主  题: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63:《有狐》——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嘉  宾:郭雪玲(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看看看》节目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一级播音员、古诗词爱好者)

点击收听→《有狐》——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常有人引用《毛诗序》对《诗经》做解读。什么是《毛诗序》?我们可以简要理解为:西汉时期两个姓毛的人对《诗经》所做的注解。世人尊称二人为毛公,又叫大毛公、小毛公。《毛诗序》为后人理解《诗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依据,尤其对宋代到清代的学者影响非常大。但由此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什么呢?汉代给予了《诗经》极高的地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整理过的书称为“经”,就是在汉代才叫它《诗经》,赋予了它“经学”的地位,原来只叫《诗》,多了一个“经”字可不得了。经,有重要典籍的意思,也有规范、标准的含义,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要按照《诗经》来。凡事过犹不及,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汉代人对《诗经》的解读就放大了它的教化作用,弱化了其作为诗歌本身的文学价值。所以,清代程廷祚说:“汉儒说诗,不出美刺二端”(《诗论》)。汉代学者对《诗经》的解读,就两种情况:要么是赞美诗,要么就是讽刺诗。为了教化人们,常常给一首诗定性,这个是正面教材,那个是反面教材。当然,《诗经》里确实有很多赞美诗和讽刺诗,比如《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对召伯的赞颂;再比如讽刺诗《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可是除了赞美和讽刺,《诗经》里还有诸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声音,有反映人们劳动、狩猎、家庭、婚姻、情爱等生活风貌,有体现当时人们的真情实感。这恰恰是《诗经》最宝贵的地方,是两千多年前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基于此,我们在读《毛诗序》的时候,要有批判精神。

【相关内容】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注释】

绥绥(suí):慢吞吞地走着。

淇:淇水,卫地水名。

梁:石头砌成的桥。

裳(cháng):下衣,形如现在的裙。古时男女都穿裳。

厉:通“濑”(lài),水边的浅滩。

带:衣带。

侧:河岸上。

链接

汉儒说诗,不出美刺二端。——《诗论》程廷祚(清)

白话

汉代学者对《诗经》的解读,就两种情况:要么是赞美诗,要么就是讽刺诗。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