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44:《二子乘舟》——《诗经》里真相难明的传奇故事
创建时间:2021-09-06 16:06:19  |  点击:1534  |  作者:天一约读

微信图片_20210906155929.jpg

主  题: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44:《二子乘舟》——《诗经》里真相难明的传奇故事

嘉  宾:郭雪玲(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看看看》节目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一级播音员、古诗词爱好者)

点击收听→《二子乘舟》——《诗经》里真相难明的传奇故事

(吟唱部分:哈辉)

汉代是把《诗经》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朝代。《诗经》原来叫《诗》,到了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把《诗》视作教化人心的教科书,从此《诗》被称作《诗经》。汉代人为《诗经》的每首诗前附了一个《诗序》,介绍诗歌内容和背景,但有时为了所谓的“教化人心”难免牵强附会。《诗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比如,对《二子乘舟》的理解就存有争议:一种理解是只就诗歌文本体味诗意,就是挂念乘舟远行者的送别诗。另一种理解是把这首诗看作前一篇《新台》(卫宣公违背天伦,强娶儿媳的故事)里故事的延续。我们会把两种理解都展开介绍。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像卫宣公杀害自己的儿子太子伋,这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私密性,民间也只是得知阴谋的梗概,再加上相传的偏差,连很多史书上的记载版本都有不少出入。这就是民间作品的特色,它具有很大的传奇色彩。

我们在理解、欣赏《诗经》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和每首诗前边的《诗序》做一个适当的剥离,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对周朝、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做了解。恰恰相反,多读相关的古籍,不知不觉会和《诗经》里反映的内容有一个自然的串联。单从一首小诗的理解来说,抛开一些有关《诗经》教化功能的牵强注解,有时候更能感受到《诗经》的淳朴和魅力。

【相关内容】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注释

泛泛:漂浮的样子。

景:通“憬”,远行。

愿:思念。

言:语助词。

中心:心中,心里。

养:通“恙”,忧愁不定的样子。

逝:往。

不瑕有害:不要遇到什么灾害。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