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9期:​《东方之日》——相别无言却依依
创建时间:2024-06-03 15:15:35  |  点击:1119  |  作者:天一约读

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jpg

主    题:人人都爱读诗经第99期:《东方之日》——相别无言却依依

嘉    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

《东方之日》——相别无言却依依

(吟唱部分:蛋蛋后诗经社)

“东方之日”是日始出,“东方之月”是月始出,都是最美丽的时刻,诗人以此暗喻恋人。学者扬之水解读,这个比喻用在《东方之日》里大约还有一层意思:以建筑布局来说,前有著(门屏之间),次有庭,然后为堂。室则与堂同戴一个屋顶,堂在前,室在后,堂室之间用墙隔开。与堂的开敞明亮相比,室是幽暗的。然而“彼姝者子”,姝子之至,竟如日月照临,于是暗室不暗矣。后宋玉在《神女赋》中说:“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是化用了这首诗中日和月的比喻。但他的“屋梁”只是范说,而没有这首诗“在室”作为一个比照,所以他日月之喻的含义也没有像《诗》中那样的点睛之笔了。

《诗》中情诗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孔夫子所说的“思无邪”“乐而不淫”。《东方之日》虽只有短短两章,将爱恋的热情和热切明白呈现,言语中丝毫没有淫邪之意,那是一种情意缱绻的关系。汉代以来的统治者常把《诗》做政治伦理教材,带有政治教化和功利目的,诸如“男女淫奔”“有伤风化”。今日,可自信、包容地看待这些,这为我们认识古代男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关内容】

《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注释】

东方之日:这是诗人以东方旭日初升的光芒,兴这位美丽顾念皮肤的白皙。“古人喻人颜色之美,多取譬于日月”(马瑞辰《通释》)

姝:美丽,美好。

子:此处指女子。

履:蹑,踩,放轻脚步。

即:靠近,接近,此指相从。

闼(tà):门内。一说“门屏之间”。

发(fā):出发,走去。一说足迹。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