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87:《褰裳》——天涯何处无芳草
创建时间:2023-07-03 09:00:38  |  点击:547  |  作者:天一约读

IMG_8754(20230704-101624).JPG

主    题:人人都爱读诗经 Vol.87:《褰裳》——天涯何处无芳草

嘉    宾:郭雪玲(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古诗词爱好者)

点击收听→《褰裳》——天涯何处无芳草

《诗经》里有不少男女婚恋的作品,其中有一种婚恋现象比较独特,它保留了古老的自由、野性的风俗,这一类诗主要见于《郑风》。周礼重视婚姻的稳固,《国风·周南·关雎》就是周礼影响下的典型。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加之郑(卫、陈等)地受殷商文化浸染较深,便形成了与周礼相异的生活情调,称“未及周德”。这是《郑风》表现出野性、活泼的原因。《褰裳》便是这样一首代表作。

单据“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不喜欢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喜欢我了吗?你这狂妄的傻小子)就理解为女子愤怒的斥责应是不妥当的。戴君恩在《读风臆评》中说:“多情之语,翻以无情。”这句看上去是斥责之言,实际也是多情之语,是女子一时负气之下说的大话。她真有那么朝三暮四?真有那么多追求者?那些追求者让她动心了吗?我看未必。如果真是那样她大可不必再来斥责男子。所以“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其中自有一种不可断绝之情深。清初学者毛奇龄在《毛诗写官记》里说这是女子故作激诱之词,“嗜山不顾高,嗜桃不顾毛也。”喜欢山的人不会因为山太高就不喜欢了,喜欢吃桃的人也不会嫌弃桃毛。说得很风趣,这样理解上下文显得更通畅,女主人公的性格也一下鲜明、可爱起来,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快人快语、干净利落。

【相关内容】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注释】

子:你。

惠:爱。一说真心实意。

褰(qiān):揭起,用手扯起。

裳(cháng):下身衣裳。古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溱(zhēn):水名。出于河南密县,下与洧水合流。

我思:思我。

狂童:比“狡童”语气强烈,狂妄的傻小子,傲慢的家伙。

也且(jū):语气助词。

洧(wěi):郑国水名。《诗经》中有一篇《溱洧》诗,就是描写在溱洧河畔男女聚会的盛况。

【链接1】女子曰:子惠思我,子当褰裳来。嗜山不顾高,嗜桃不顾毛也。——《毛诗写官记》毛奇龄(清)

【白话1】清初学者毛奇龄认为这是女子故作激诱之词。女子说,你要是真心喜欢我,你就褰裳渡河过来。喜欢山的人不会因为山太高了就不喜欢了,喜欢吃桃的人也不会嫌弃桃毛。

【链接2】多情之语,翻以无情。——《读风臆评》戴君恩(明)

【白话2】明代学者戴君恩评论“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句看上去是斥责之言,实际上是女子的多情之语,一时负气之下说的大话。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