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3期):宗师音犹在,泽润后来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
创建时间:2025-03-17 15:00:28  |  点击:178  |  作者:谢凌超

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彼时,昆腔风靡,地方戏曲亦呈蓬勃发展之势。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徽戏曲艺人高朗亭率领三庆徽班进京,为弘历皇帝八十寿辰献艺,此后便留在京城。

图1.jpg

北京正乙祠戏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中国最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图源:视觉中国)

嘉庆三年(1798),清政府下令禁演部分地方剧种,而徽班因兼唱昆腔得以幸免,并吸引其他剧种艺人加盟,自此崛起。嘉庆八年(1803)后,多批徽班陆续进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整合形成享誉遐迩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图2.jpg

徽班进京(王颖生绘)

道光中期,湖北汉戏艺人入京,楚调与徽调融合,形成“皮黄腔”,为京剧前身。太平天国运动后,各地艺人涌入北京,发生剧种融合,皮黄腔演变为一个新剧种“京调”,后称“京戏”,民国时改称“平剧”,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京剧”。

图3.jpg

《同光名伶十三绝》,晚清画师沈蓉圃绘,是一幅经典的京剧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画中为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13位演员,分别是: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春、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图4.jpg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影

由于艺术品味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京剧艺术的传播发展也曾陷入低谷,步履维艰。为了抢救、传留和振兴国粹,1985年,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提出实施“京剧音配像”文化工程。

所谓“音配像”,就是选择著名老京剧艺术家留下的演唱录音,组织他们的亲传弟子或后代演员,进行配像演出,力求达到或近似当年的表演场景和形象。“音配像”工程的启动,顿成梨园盛事。

图5.jpg

梅兰芳(左)、梅葆玖(右)分别饰演《贵妃醉酒》的杨贵妃

图6.jpg

谭富英(左)、谭元寿(右)分别饰演《定军山》的黄忠

1994年,李瑞环委托京剧艺术大家张君秋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的艺术总顾问,主持这项重要工作。

图7.jpg

张君秋(1920—1997),原名滕家鸣,字玉隐,出生于北京,中国京剧艺术大师,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监制完成多种流派剧目音配像120部,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从开始提出到取得阶段性成果,跨越了21年的漫长岁月,其间,70多个单位、三万多人次的参与,保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优秀传统剧目。

图8.jpg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藏)

2010年11月,我国申报的“京剧”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国家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推进数字化保护,全力保障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京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姬归汉》程砚秋演出本(选段)

剧情介绍

汉末战乱中,南匈奴王趁机入侵。名儒蔡邕之女蔡文姬被南匈奴之左贤王掳去。其后蔡文姬嫁左贤王,并生二子。汉相曹操原与蔡邕交好,知文姬消息后,特差人去至匈奴以千两黄金、彩缎百端赎回蔡文姬。于是文姬让使女侍琴留在匈奴照顾其二子,自己则随使臣周大夫归汉,在归途中还哭拜了王昭君墓,其归汉的心愿终于得到实现。

第一场

〔蔡文姬上,侍琴随上。

蔡文姬(念[引子])

           才华空把青春误,

           薄命难赓白首吟。

〔蔡文姬坐。

蔡文姬  镜鸾孤掩已成尘,

        念乱忧家更痛心。

自古文章难赎命,

可怜身做未亡人。

奴家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人也。我父在日,官拜在中郎将,封高阳乡侯。奴家幼适卫仲道,只因夫亡无子,只得归宁在家。幸有我父留下满架图书,堪以日常消道。今日闲暇无事,我不免将焦尾琴抚弄一回,也好解除烦闷。侍琴。

   有。

蔡文姬  取焦尾琴前来。

   是啦!(下,取琴复上)

小姐焦尾琴在此。

蔡文姬  放下。

   是啦!

蔡文姬  待我抚弄一回便了。

(唱[南梆子])

日长时怎解我心中烦闷,

见瑶琴不由我睹物思人。

想我父以抚弄传名,今已成广陵绝调了。

(接唱)

好比那寡女丝弦清调冷,

又好比别鹤吟动魄凄心。

(转[西皮摇板])

在家中从未见捕蝉奇景,

却缘何带有那杀伐之声?

〔老苍头上。

老苍头  启禀小姐,大事不好了!

蔡文姬  何事惊慌?快快讲来!

老苍头  今有匈奴国造反,逢州抢州,遇县夺县,看看杀到我们这里来了哇!

蔡文姬  这便如何是好哇?

老苍头  小姐就该寻个安静所在,躲避躲避。

蔡文姬  事已至此,也只好暂且逃生。苍头。

老苍头  在。

蔡文姬  你在我家多年,家中之事只好奉托于你,别的物件都不要紧,唯有老爷留下满架图书,你须要小心保护。侍琴。

   有。

蔡文姬  将焦尾琴带好,同我逃生去吧!

   是啦!

蔡文姬  (唱[西皮散板])

没奈何我只得仓惶逃命,

留下了老苍头看守门庭。

老苍头  哦,是是是。

蔡文姬  (接唱)

家中事还望你多多的照应。

   小姐,咱们可快点走吧!

        〔三人分下。


《洛神》梅兰芳演出本(选段)

剧情简介

    甄妃原为袁绍儿媳,被曹丕俘虏,纳入后宫。而甄妃与曹丕之弟曹植彼此爱慕,默默相恋。甄妃死后数年,曹植入宫朝见,曹丕将甄妃遗物玉镂金带枕赠给曹植。曹植在回藩途中,夜宿洛川馆驿,倚枕而睡。甄妃死后成为洛川女神,此时在曹植梦中约其洛川相会。次日,曹植如期赴约,果然见到洛川神女,二人追忆前情,互赠珠玉而别。

第一场

〔四御林军、四小太监、二大太监引曹植上。

    帝城春老

杜宇催归早。

洛阳冠盖地

车马纷驱驰

崇台接烟起

翠阁与云齐。

本藩雍邱王曹植。承恩北阙备位东陲。今日朝觐礼毕承命归藩。

内侍。

大太监  

    仪仗可曾齐备?

大太监  俱已齐备。

   吩咐起程。

大太监  遵旨。人役们起程啊

      啊。

   内唱[西皮导板]

金殿上辞圣驾缓御东返

〔众引曹植乘车上。

    (唱[西皮原板]

适才间背伊阙又越轘轘

一路上经通谷把景山来践,

不觉得日西坠车殆马烦。

税蘅皋秣芝田忙催前站

[摇板]

猛然见马头前已是洛川。

〔驿丞上。

驿     洛川驿丞吴可铭迎接王爷。

     引路。

驿     是。

   (唱[西皮摇板]

一阵阵晚鸦声归心似箭

转瞬间来到了洛水驿前。

〔众同下。


在“音配像”工程实施过程中,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负责承办录制,并组织人员对照录像翻录或校对剧本资料。三个多月翻录了355出戏剧本,校对670多万字,并编印《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剧本集》作为教学研究的内部参考资料。

图9.jpg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剧本集》

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索书号:I232/1030V1—V16(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在乔石书房读书】

“在乔石书房读书”依托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的典藏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为读者甄选和推介乔石、郁文夫妇旧藏签赠图书和经典文献。栏目每月发布2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乔石书房藏书的文化学术价值,彰显阅读力量。

欢迎全市机构团体、党员干部和市民读者走进乔石书房,开展主题教育和阅读活动。

联系电话:0574—88270610(工作日9:00-11:30,13:30-17:00)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