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7期):黄绮、苏东天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7-28 15:30:14  |  点击:20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黄绮签赠《说文解字三索》黄绮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黄绮(1914—2005),原名匡一,号九一,江西修水人,出生于安徽安庆。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留校后任闻一多助理。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攻读古文字专业。曾先后在安徽大学、天津津沽大学、河北大学任教。曾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解语》《说文解字三索》《黄绮书法刻印集》《黄绮论书款跋》等。苏东天签赠《诗经辨义》苏东天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苏东天(1941—),原名苏伟堂,浙江宁海人。1961年考入杭州大学历史系,并随潘天寿研习国画。1981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美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起在...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7期):良渚: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发布时间:2025-07-28 15:10:18  |  点击:22
    江南,依水而兴,与水为伴,丰富的水系串联起田野村落、城镇都市。距今5300至4300年期间,先民们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建立了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区域性早期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良渚古城遗址。2024年7月4日拍摄的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汉摄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分布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包括长江下游太湖流域36500平方千米的区域面积,中心地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主要集中在瓶窑镇和良渚街道)的良渚古城遗址,由庞大的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的墓地,以及数量达300个以上的郊区聚落构成。发现良渚良渚文化的发现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有关。1935年5月,浙江省西湖博物馆对杭州古荡遗址进行发掘,年轻馆员施昕更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工作。在整理出土器物过程中,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别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他的注意。在他的家乡良渚,经过盗挖的盗坑附近经常散落着一些石器及陶片,其中就有这种有孔石斧。进一步观察研究后,施昕更隐约感觉到良渚可能也存在一个古遗址。他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汇报后,馆里同意并支持他开始主持考古发掘。1936年12月...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6期):蒋南翔、杨福家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6-24 10:00:59  |  点击:87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蒋南翔签赠《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蒋南翔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蒋南翔(1913—1988),江苏宜兴人。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二·九”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解放前曾任中共北方局青委委员兼宣传部干事,南方局青委书记,中央青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东北局青委书记、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教育部副部长,高教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部长,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等职。杨福家签赠《大学的根本在育人》杨福家著宁波诺丁汉大学、复旦大学2011年杨福家(1936—2022),浙江镇海人,出生于上海,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6期):鲜荔枝怎样送到长安?

    发布时间:2025-06-24 09:50:55  |  点击:88
    《长安的荔枝》剧照在热剧《长安的荔枝》中,“荔枝使”李善德为完成“荔枝鲜运”任务,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这场看似荒诞的“荔枝特快”,实则是唐代邮驿制度的一次极限测试。彼时全国驿站织就密网,陆驿、水驿、水陆驿兼备,虽然成就了“三日香色未变”的传奇,也需付出“人马毙于路”的残酷代价。唐代荔枝古道路线示意图。(图源:重庆市涪陵区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周烽)“荔枝古道”亦称“子午古道”,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涪陵,连接四川、陕西、湖北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关于杨贵妃吃的新鲜荔枝来自哪里,古人一直有分歧,主要分为涪州(今重庆涪陵)说和岭南(今广西、广东和海南)说两种。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早在商周时期,烽火报警和简单的道路通信已有雏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驰道,车同轨,为邮驿的快速通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代边境烽燧系统发达,烽火接力报警的速度远超马匹。克孜尔尕(gǎ)哈烽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依西哈拉镇,建于汉代。该烽燧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盛唐时全国驿站超过1600个。驿站不仅备有良马、驿船,还是官方招待所。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5期):薛暮桥、袁宝华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5-27 10:05:54  |  点击:146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薛暮桥签赠《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薛暮桥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薛暮桥(1904—2005),原名与龄、雨林,江苏无锡人。解放前曾任山东省工商局局长、省政府秘书长兼实业厅厅长,中央财经部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等职。2005年获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著有《中国农村经济常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我国物价和货币问题研究》等。袁宝华签赠《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报告(1996—1997)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国有企业改革》袁宝华、黄达顾问,杜厚文、胡乃武、杨瑞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袁宝华(1916—2019),河南南召人...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5期):“小球转动大球”:毛泽东的美国观

    发布时间:2025-05-27 09:55:18  |  点击:149
    5月12日,中美双方正式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在化解贸易摩擦分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不仅为弥合现存矛盾夯实了基础,更为深化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空间、创造了新契机。回溯历史,中美关系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与远见。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预判中美终将建交,为关系发展指明方向;1971年力排众议推动“乒乓外交”,打破坚冰开启民间交流;1972年会见尼克松开启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他对美国的认识,更是在近70年的时光里不断演变、深化。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和尼克松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布。《公报》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在台湾问题上,双方达成共识。美...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4期):千年风华中的帝王笔墨

    发布时间:2025-04-28 09:45:41  |  点击:229
    历代帝王图(局部,据传原为唐阎立本画作)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帝王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中心,还以书画艺术为载体,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据相关研究统计,从秦始皇嬴政算起,中国诞生过帝王近240人,而在书法史上享有较高美誉者可达35人。他们通过笔墨丹青,或抒发治国理念,或展现个人才情,客观上推动了我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魏王曹操:乱世枭雄的艺术情怀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精兵法,善诗文,曾写出《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历史名作,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同时,他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西晋张华《博物志》中说:“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书“衮雪”唐太宗李世民:书法与政治的完美结合李世民(599-649),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执政之暇,常像初学少年一样临书习字。多年以后,深得书法真谛,于是写出《笔法...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4期):吴青霞、蔡瑞坤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4-24 15:50:10  |  点击:222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吴青霞等签赠《庆祝香港回归中国现代名家真情精品汇展》凯思国际出版公司1997年吴青霞(1910—2008),原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1934年发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82年受聘为上海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意大利欧洲学院院士。代表作有《万紫千红》《腾飞河海入云霄》等。钱君匋(人物介绍见“签赠撷珍”第4期)邵洛羊(人物介绍见“签赠撷珍”第16期)蔡瑞坤签赠《陶瓷艺术作品选: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蔡瑞坤(1938—),广东中山人,出生于上海,书画家。自幼酷爱书画,源...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3期):马少波、张君秋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3-17 15:10:39  |  点击:282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马少波签赠《秋光正艳—马少波捐赠书画选》马少波文学艺术著作陈列室管理委员会编1998年马少波(1918—2009),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山东莱州人。1949年起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团团长,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文联全国委员,辅仁大学中文系特邀教授等。1957年获国际舞蹈协会颁赠的功勋奖章,1984年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评奖荣誉奖,2009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著有《马少波剧作选》《戏曲改革论集》《看戏散笔》《更红集》等。张君秋签赠《张君秋艺术生活60年》谢虹雯、安志强主编1993年张君秋(1920—1997),原名滕家鸣,字玉隐,江苏丹徒人,出生于北京,旦角“张派...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3期):宗师音犹在,泽润后来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

    发布时间:2025-03-17 15:00:28  |  点击:362
    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202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间。彼时,昆腔风靡,地方戏曲亦呈蓬勃发展之势。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徽戏曲艺人高朗亭率领三庆徽班进京,为弘历皇帝八十寿辰献艺,此后便留在京城。北京正乙祠戏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中国最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图源:视觉中国)嘉庆三年(1798),清政府下令禁演部分地方剧种,而徽班因兼唱昆腔得以幸免,并吸引其他剧种艺人加盟,自此崛起。嘉庆八年(1803)后,多批徽班陆续进京,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整合形成享誉遐迩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徽班进京(王颖生绘)道光中期,湖北汉戏艺人入京,楚调与徽调融合,形成“皮黄腔”,为京剧前身。太平天国运动后,各地艺人涌入北京,发生剧种融合,皮黄腔演变为一个新剧种“京调”,后称“京戏”,民国时改称“平剧”,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京剧”。《同光名伶十三绝》,晚清画师...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2期):刘国光、柳随年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2-27 10:10:31  |  点击:343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刘国光签赠《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刘国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刘国光(1923—),江苏南京人。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1955年获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81年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1988年当选波兰科学院外国院士,2001年获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2005年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等。柳随年签赠《物资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柳随年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柳随年(1929—2002),陕西绥德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2期):画说《资本论》,图解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5-02-27 09:40:34  |  点击:376
    “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些被中学思想政治支配的记忆,都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核心概念和原理。1844年春,马克思立意要写一部《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从这一时期算起,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他为创作《资本论》奋斗了40年。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他逝世后,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留下的《资本论》手稿,并承担了第二、三卷的编辑、出版工作。马克思审阅《资本论》文稿(李焕民作)恩格斯整理马克思遗稿(古元作)《资本论》于1867—1894年分三卷出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丰富发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导引。《资本论》在中国的译介也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1920年,费觉天翻译了《资本论》第一卷序言,这是《资本论》最早与中国读者见面的“部分中译本”;1930年,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问世,这是《资本论》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个分册中译本;1932年,王慎明(即王思华)和侯外庐合译《资本论》第一卷上册。随后,他们又出版了中册和下册,完成了《资本论》...
  • 在乔石书房读书● 经典导读(第31期):洋洋宋诗在是编

    发布时间:2025-01-27 10:10:28  |  点击:542
    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为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英〕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宋诗的风格特色宋代是一个文化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今天我们回顾宋代文化,仍能体会到一种“不隔”。从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中,我们不难窥见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哲学。而作为“一时代完美解释”的宋诗,广泛深刻地反映宋代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成为继唐诗之后我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高峰。宋韵四雅与唐、元、明、清等其他朝代的诗歌相比,宋诗在题材上更趋日常化和生活化,多以人文意象为主导,充满理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著名学者缪钺在《论宋诗》中这样总结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宋诗的选编整理...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签赠撷珍(第31期):雷洁琼、费孝通签赠本赏析

    发布时间:2025-01-22 14:25:42  |  点击:434
    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珍藏乔石、郁文夫妇的私人藏书2.2万余册,其中1200余册为签赠本。签赠者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地方机构、单位组织等,价值巨大,弥足珍贵。“在乔石书房读书·签赠撷珍”每期选介2种签赠图书,以飨读者。通过鉴赏这些图书文献,可以深切感受到乔石夫妇刻苦的学习精神、高雅的阅读品位和阔达的交游旨趣。雷洁琼签赠《雷洁琼文集》民进中央宣传部编,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雷洁琼(1905—2011),广东台山人,出生于广东广州。早年就读广州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31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教于燕京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等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北京市副市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费孝通签赠《小城镇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选(第1集)》费孝通学术指导,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江苏吴江(现苏州市吴江区)...
  •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经典导读(第30期):红色经典 军史珍闻:《星火燎原·未刊稿》

    发布时间:2024-12-30 09:50:29  |  点击:658
    1956年8月,总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在全国发起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为题的征文活动,由此诞生了一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规格最高的丛书——《星火燎原》。《星火燎原》(解放军出版社1982年版)《星火燎原》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朱德委员长作序,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修改文稿。9位元帅、431位开国将军、62位省部级领导以及数万余名官兵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征文,内容涵盖了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建军、作战、练兵、生产、群众工作、军民关系和参加经济建设等方面史实。《星火燎原》编辑部给开国元帅的请示件(图片源自《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7期)由于物料紧缺、规模限制等原因,当时仅从一万余篇征稿中精选了337篇文章刊印。几十年来,编辑部历经变迁,文稿多次转移,一部分文稿流失或受损,尚存1000余篇。鉴于这些开国将帅和官兵留给后人和历史的珍贵绝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06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将留存的未刊稿编纂成册,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发行。黄涛(1920—2008),山西平定人,军旅编辑家。曾任总政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战士出版社副社长、解放军出...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