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经典导读(第30期):红色经典 军史珍闻:《星火燎原·未刊稿》
创建时间:2024-12-30 09:50:29  |  点击:442  |  作者:谢凌超

1956年8月,总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在全国发起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为题的征文活动,由此诞生了一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规格最高的丛书——《星火燎原》。

图片 1.png

《星火燎原》(解放军出版社1982年版)

《星火燎原》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朱德委员长作序,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修改文稿。9位元帅、431位开国将军、62位省部级领导以及数万余名官兵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征文,内容涵盖了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建军、作战、练兵、生产、群众工作、军民关系和参加经济建设等方面史实。

图片 2.png

《星火燎原》编辑部给开国元帅的请示件

(图片源自《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7期)

由于物料紧缺、规模限制等原因,当时仅从一万余篇征稿中精选了337篇文章刊印。几十年来,编辑部历经变迁,文稿多次转移,一部分文稿流失或受损,尚存1000余篇。鉴于这些开国将帅和官兵留给后人和历史的珍贵绝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06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将留存的未刊稿编纂成册,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发行。

图片 3.png

黄涛(1920—2008),山西平定人,军旅编辑家。曾任总政宣传部宣传处处长、战士出版社副社长、解放军出版社顾问。曾主持《星火燎原》丛书(10卷)的编辑工作,主编《红军英雄传》《抗日战争英雄传》《志愿军英雄传》等丛书。

文章的作者既有粟裕、徐向前、刘亚楼等知名将帅,也有参加具体战斗和生产工作的普通官兵。这些文章渗透着革命战士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展现出顽强的革命意志、深厚的战友情谊,以及面临任何困境都充满的必胜信心。所涉事件从重大战役到身边小事,还原真实,感人至深,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段落选读

张忠《毛主席换工》

图片 4.png

张忠(1912—1982),安徽六安人,开国少将。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当时设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顾问等职。撰稿时身份为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主管科员兼运输队队长。

有一天,主席腿痛,不能再去挑水浇菜,就把炊事班长老李请到菜地。老李来了,主席却看着他迟迟不说话,老李着急地问:“主席,有啥事,你怎么不说呀?”  
  主席这才笑着看了看菜地说:“说了就怕你不同意。”  
  老李听了,也笑了:“主席,看你说的,你叫我干啥我都乐意。”  
  主席指着干了地皮儿的菜地,说:“你看这菜地,每天都得挑上一阵子水,今天,我有点小原因,你能不能帮我把菜浇浇?”  
  “就这点事,我能!能!”老李连说了几遍,转身回到伙房,挑起水桶走了。  
  老李浇完菜回到伙房,看见主席正在炉灶旁拉风箱,那样子认真极了:又瘦又高的身子,岔开双腿,微弓着腰,长长的胳膊来回推动着,“呼哈呼哈”,风箱有节奏地响着,主席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地往下落。老李赶忙跑过去,一把拽开了正在专心拉风箱的主席,责怪地说:“起来,起来,谁让你干这活儿了?”主席停住了手,用毛巾擦擦脸上的汗水,禁不住笑了,风趣地说:“你帮我浇水,我帮你做饭,这叫工换工,我不能剥削你的劳动力嘛!” 

(《星火燎原(未刊稿)·第2集》)

王万荣《抢救<赵城金藏>》

图片 5.png

《赵城金藏》是宋代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开宝藏》的覆刻本,因其刻版于宋金时期、1933年首次被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而得名。全藏6000余万字,今存4000余卷,仅此一部,在我国的版本目录学史和雕版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万荣,撰稿时身份为太岳军区二分区基干营一连指导员。

我擎着一盏油灯走进塔内,一股阴冷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我拾级而上到了塔的二层,一尊建在塔内的三米多高的铜铸坐佛陡现眼前。坐佛是空心的,《赵城金藏》就藏在里面。
  ……
    凌晨两点,离寺院只有两三里路的道觉村敌人据点里的灯突然亮了,随即传来一阵吆喝声。在寺外指挥部队监视敌人的罗副营长警觉起来,他一面做阻击的准备,一面叫通信员通知我必须在半小时内按预定方案撤离寺院。寺院内,最后一部分经卷已送到了飞虹塔外的院中,我问二排长:“一共有多少卷?”二排长答:“四千六百多卷。”我暗吃一惊,问:“不是说有七千多卷吗?会不会还有一个藏经点?”敌工站的老张说:“力空和尚说只有这一个,其余的经卷可能在几百年间散失了。”
    这时,山下的人喊马叫声已隐约传到了山上。通信员气喘吁吁地向我传达了副营长的命令。我不安地看看院中,还有七八百卷经书在一起,而民兵骨干已全部撤走。我就叫战士们打开背包,解下绑腿,每人捆好二十来卷背走,部队迅速地从寺院消失了。
   ……
    在《赵城金藏》转移后的第二天,日本鬼子开始了灭绝人性的“五一”大“扫荡”。扫荡太岳山的日军,每到一处都要搜查《赵城金藏》。为了安全,太岳行署和军区把它大转移了五次,才幸免遭劫。

(《星火燎原(未刊稿)·第8集》,刘德功 整理)

谭启龙《惜别四明》

图片 6.png

谭启龙(1913—2003),曾用名胡志萍,江西永新人。曾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青海省委第一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撰稿时身份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称苏浙军区第二纵队)政治委员。

……我发出了“登船”的命令。于是,人群喧哗起来,群众扑向战士,握着战士的手,互相诉说着。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祝你们一路平安!”“你们一定要回来!”“不能忘了我们,不能忘了四明山!不能忘了三北!”群众激昂地喊着,叫着。“我们一定会回来!”登船时,我们的战士也激动地齐声回答。这声音像响雷震撼大地,传向遥远的东海,传向四明山麓的每一块土地。

船慢慢地离开海岸。我们挥着手,挥着帽子。站在海岸上的群众,嚷着,叫着,喊着……远了,连声音也听不见了,我才回到舱里。但一会儿我又走上船尾,我拿起望远镜寻找古窑浦。古窑浦海岸的人们还在那里站着,向我们频频地挥着手。

“等着吧,英勇的浙东人民,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星火燎原(未刊稿)·第9集》,张重庆 整理)


《星火燎原·未刊稿》保持了《星火燎原》丛书的体例风格,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顺序立卷。为方便阅读,每篇文章增设了作者简介、作者照片及相关链接、历史图片和编辑部档案缩影,力图使这批历史文稿从内容到形式更有时代感。

图片7.jpg

《星火燎原·未刊稿》

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

索书号:I251/2703.7/2V1—10(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在乔石书房读书】

“在乔石书房读书”依托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的典藏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为读者甄选和推介乔石、郁文夫妇旧藏签赠图书和经典文献。栏目每月发布2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乔石书房藏书的文化学术价值,彰显阅读力量。

欢迎全市机构团体、党员干部和市民读者走进乔石书房,开展主题教育和阅读活动。

联系电话:0574-88270610(工作日9:00—11:30,13:00—17:00)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