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在乔石书房读书 ● 经典导读(第18期):《毛选》以外,我们还能如何阅读毛主席
创建时间:2023-12-26 09:40:25  |  点击:349  |  作者:谢凌超

图1.jpg

今天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伟人虽已故去47载,但其著作、思想的影响力却丝毫未减。近年来,《毛泽东选集》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图书借阅榜前列。在各大搜索引擎、门户和视频网站中,有关《毛选》的搜索指数持续上涨,各类学习讲解视频层出不穷。可见,在当代年轻人当中,阅读《毛选》俨然已成为一种潮流。

图2.jpg图3.jpg

毛主席一生著述浩如烟海,留下了逾千万字的作品。除了《毛选》以外,我们还能如何阅读?今天,乔石书房就为读者推荐5种馆藏经典读物,让我们多视角地走近和了解这位伟人。


一、《学习<论持久战>哲学笔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至6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他针对当时盛行的所谓“必亡论”和“速胜论”,系统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并得出“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结论。

图4.png

1938年5月,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报告

图5.jpg

《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甫一问世,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掀起了研究热潮。时任延安马列学院教务处处长的邓力群当时就在演讲现场,对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他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对这部著作所阐发的哲理进行学习和研究。

图6.jpg

邓力群(1915-2015),原名邓声喈,湖南桂东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宣传战线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参加整理毛泽东同志部分重要讲话、谈话和批示,为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宣传毛泽东思想付出了大量心血。参与组织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图7.jpg

1959年12月10日至1960年2月9日,邓力群(右二)在杭州陪同毛泽东(右一)阅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

该书的写作始于邓力群“文革”被批斗期间,成于离开“五七”干校回京之前。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中,邓力群大量阅读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著作,尤其重视把《论持久战》中的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逐章逐段认真细致地作了笔记。《学习<论持久战)哲学笔记》曾全文刊登于《当代思潮》杂志1990年第2期,1990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内容选读】

这一章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持久战?

这里说:“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又说:“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表现为独立的和单个的(独立自在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Zusammen)以及在它们的关系(Beziehung)才会实现。”

毛主席分析中日战争得出的结论,正是列宁这种方法的运用和证实。

——《学习<论持久战>哲学笔记·为什么是持久战》

图8.jpg

《学习<论持久战>哲学笔记》

邓力群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索书号:A841.24/7741(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二、《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图9.jpg

毛泽东亲笔修改的《调查工作》文本(图源:中央档案馆)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毛泽东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起点。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曾做过几次著名的调查。1928年12月,在赣南地区进行井冈山“土地法”的专题调查,写成《兴国土地法》。1930年5月,在寻乌作了一次大规模的综合调查,历时十余天,写成长达8万字的调查报告。同年10月,又和兴国红军预备队的8位同志一起,用开调查会的形式,作了一次访谈调查,写了《兴国调查》。

图10.jpg

图为2013年,参加兴国调查的8户家庭后代在兴国调查会旧址合影(图源:新余博物馆)。当时参加兴国调查座谈的8人,有账房先生钟得五、教书先生陈北平、风水先生陈侦山、屠工傅济庭、泥瓦工雷汉香、爆竹工黄大春、小商人李昌英和雇农温奉章。

1937年,毛泽东将他在1928年至1933年间所写的十篇农村调查报告和两个土地法汇编成《农村调查》一书,1941年正式出版。该书收录毛泽东农村调查报告、撰写的土地法共11篇文献以及序言和跋等3篇。

图11.jpg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

1982年,《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出版,此书是在《农村调查》一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增补了《反对本本主义》《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关于农村调查》《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5篇著作。

图12.jpg

1970年,画家林墉以毛泽东在湖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考察农民运动为主题,创作了中国画《好得很——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内容选读】

本区四个乡,第一乡十二家富农,九家反革命;第二乡九家富农,七家反革命;第三乡九家富农,六家反革命;第四乡两家富农,均反革命。四乡共计三十二家富农,二十四家反革命,余八家现虽尚未反革命,也不知将来怎么样。

富农的田是很好的,和地主的田、公堂的田一样的好。他们买贫农的田总是要买好的,贫农也不得不把好田卖给他们,因为若卖歹田,要几亩才抵得一亩的价。他们放债与贫农要抵押,也要好田不要歹田。因此,好田一天一天集中到了富农的手中。

革命初起,如今年二三月间,富农投机加入革命的颇多,乡区苏维埃中富农及其走狗占去百分之三十的位置。四五月间,举行反富农宣传周,把他们打下去。到现在,本区只有两个富农办事了(一个是谢文林,在第二乡苏当财政科长;一个是邹丽东,在区政府当文化部长)。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兴国调查》

图13.jpg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索书号:A464/5045(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三、《毛泽东文艺论集》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工作重心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红军到达陕北,大量文艺工作者也随后到来,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逐渐意识到文艺和文化的重要性。

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讲指出:

过去我们是有很多同志爱好文艺,但我们没有组织起来,没有专门计划的研究,进行工农大众的文艺创作,就是说过去我们都是干武的。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与加强党对于文艺工作领导等根本论题,形成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图14.jpg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有文艺工作者、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朱德、陈云、任弼时、王稼祥、博古等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后来党的文艺政策的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图15.jpg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图16.jpg

1960年,毛泽东接见文学艺术工作者时与老舍握手

200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这是目前收入毛泽东论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稿最多的一部专题文集,汇集了毛泽东从1936年到1976年的文稿101篇包括毛泽东在各个时期关于文艺问题的文章、讲话、批示、书信、电报题词,以及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批语和谈话。

【内容选读】

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我们曾说,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新文化中的新文学新艺术,自然也是这样。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毛泽东文艺论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图17.jpg

《毛泽东文艺论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索书号:A469.1/5045(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四、《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中有过许多秘书,其中有一位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参与过党内许多重大决议文件和重要文献的编写,他就是胡乔木。

图18.jpg

胡乔木(1912—1992),本名胡鼎新,笔名乔木,江苏盐城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曾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

1939年,胡乔木在《中国青年》上发表《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被毛泽东看到并赞赏说:“乔木是个人才。”就这样,胡乔木从中央青委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成了他的秘书。

图19.jpg

1949年4月,毛泽东和胡乔木在香山

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使得胡乔木对毛泽东有了远超他人的认识和理解。20世纪90年代初,胡乔木开始考虑撰写一部回忆毛泽东在四十和五十年代的思想和活动的著作。在他指导下,编写组写出了四十年代的大部分专题初稿,并陆续送他审阅修改。后来由于他病情加重,无力过问这项工作,直到1992年逝世,原来设想的出书计划被打破。考虑到胡乔木生前回忆毛泽东的多次谈话和在他指导下撰写的专题回忆文稿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党中央有关方面领导批准,决定将它以《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的名义编辑出版。

图20.jpg

毛泽东致胡乔木信(来源:中央档案馆)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谈话录”。这些记录未经过胡乔木本人审定,多根据录音整理,只作了必要的文字修饰。第二部分为“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十九篇文稿。

【内容选读】

《六大以来》的资料收集工作,在1940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但当时中央并不是为了编印《六大以来》这么一本书,而是为召开七大准备材料。因为预定于1941年上半年召开的七大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总结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历史经验……《两条路线》是在《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这一方面表现在《六大以来》《六大以前》是《两条路线》主要的资料来源。《两条路线》共收录文献131篇,其中大革命时期14篇全部选自《六大以前》,内战时期 39篇中有37篇选自《六大以来》,抗日战争时期 78篇,除1942、1943年20篇外的58篇中有49篇选自《六大以来》。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两条路线》收集资料的工作。另一方面表现在《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的编辑为《两条路线》选目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两条路线》在取材上,只挑选最能反映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两条路线斗争情况的中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文章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无疑增加了选目的难度,决定了选目工作将是一件复杂的事。事实上,毛主席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如果不是在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过程中已经熟悉了材料,如此快地选定篇目是不可能的。虽然在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之先关于陈独秀右倾投降路线、瞿秋白、李立三“左”倾路线在党内已有了基本的结论,确定代表这一时期的两条路线的文献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党的政治路线,要不是编辑《六大以来》时找到其错误的大量证据,就不可能召开1941年9月的政治局会议和开展党的高级干部学习与研究党史的活动,也就不可能在党内,即使在高级干部中取得-致意见,做不到这几点,就没有法子确定代表这一时期两条路线的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条路线》的产生就不是容易的。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辑党的历史文献》

图21.jpg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胡乔木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索书号:A752/4724(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五、《毛泽东书信手迹选》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卓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潇洒飘逸,自成一体。他与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旧故的一封封书信无不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也展现了他的书法艺术风格。

1983年,为了纪念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辑出版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收入书信八十四封,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图22.jpg

毛泽东写给吴晗的信(1948年11月24日)

【释文】

辰伯先生:

    两次晤谈,甚快。大著阅毕,兹奉还。此书用力甚勤,掘发甚广,给我启发不少,深为感谢。有些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业已面告。此外尚有一点,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谨致

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十一月二十四日

    介绍乔木同志来见,乞加指教。他是我这里的秘书,兼管新华社工作。

图23.jpg

毛泽东写给宋庆龄的信(1949年6月19日)

【释文】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图24.jpg

毛泽东写给邓宝珊的信(1944年12月22日)

释文

宝珊先生吾兄左右:

    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去秋晤叙,又一年了,时局走得很快,整个国际国内形势都改变了。许多要说的话,均托绍庭兄专诚面达。总之只有人民的联合力量,才能战胜外寇,复兴中国,舍此再无他路。如果要对八年抗战做一简单总结,这几句话,鄙意以为似较适当,未知先生以为然否?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专肃,敬祝

健康!

                                                     毛泽东 上

十二月二十二日

图25.jpg

毛泽东写给胡乔木的信(1959年9月13日)

【释文】

乔木同志:

    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毛泽东

九月十三日早上

   “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

图26.jpg

毛泽东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1941年1月31日)

【释文】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图27.jpg

《毛泽东书信手迹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索书号:A45/5045(仅限乔石书房室内阅览)

以上选介的五种文献,相较于毛主席留下的全部文字作品以及研究毛主席的著述,仅可谓沧海一粟。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伟人的生平、工作、思想、哲学、艺术等多方面对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乔石、郁文夫妇生前勤于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所藏有关毛主席的图书文献多达数百种上千册。欢迎读者朋友们走进乔石书房,阅读更多有关毛主席的经典图书文献。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乔石书房读书】

“在乔石书房读书”依托宁波图书馆乔石书房的典藏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为读者甄选和推介乔石、郁文夫妇旧藏签赠图书和经典文献。栏目每月发布2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乔石书房藏书的文化学术价值,彰显阅读力量。

欢迎全市机构团体、党员干部和市民读者走进乔石书房,开展主题教育和阅读活动。

联系电话:0574-88270610(工作日9:00—11:30,13:30—17:00)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