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未来的万亿蓝海。6月21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知识产权经济研究所所长沈映春做客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天一讲堂,主讲“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沈映春全面剖析低空经济的发展脉络。她紧扣发展模式、政策法规与技术攻关三大核心,广泛借鉴全球先发国家及我国先锋地区的宝贵经验,深刻洞察低空经济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并精心勾勒其未来宏伟蓝图。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案例,她巧妙地展现了低空经济如何从科幻的遐想一步步稳健地踏入现实世界。此外,她对低空经济产业链进行全景式解析,着重探讨其发展所必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与潜在的商业模式,深入阐述低空通导监的核心技术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同时,她提出极具建设性的观点,地方在发展低空经济时,应充分立足自身的产业根基与独特的区位优势,走错位发展之路,以塑造出更具特色与竞争力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沈映春明确指出,在纷繁多样的应用场景中,她对物流与文旅两大领域青睐有加,坚信这两大领域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与强劲增长极。在物流方面,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市场的逐步成熟,无人机物流在未来不仅能够精准满足偏远地区的物流需求,更能在城市物流中大放异彩,如紧急物资的迅捷送达、高价值物品的安全运输等。
值得一提的是,沈映春将文旅领域同样视为低空经济中蕴藏无限潜力的赛道。她强调,通过深度融合低空空域与旅游、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旅游项目的独特魅力,更能催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未来,随着低空文旅产品不断丰富与创新,以及匠心独运地构建沉浸式的航空文化体验项目等举措的逐步实施,将深深吸引着更多游客踊跃参与其中,进一步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一股强劲而源源不断的动力。
沈映春深刻洞察到低空经济虽在物流与文旅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亦有诸多挑战。当前,政策法规的缺失与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业模式的不成熟使得发展之路迷雾重重,而消费市场的培育不足更是雪上加霜。低空应用初期,高昂的投资成本与漫长的回报周期,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投资顾虑重重,且稳定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并且,广大公众对于低空经济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普遍偏低,也无疑为低空经济的普及与推广增添了障碍。
主讲人简介:沈映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知识产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低空经济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特聘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经济产业与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等。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北航“教学名师”;首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等。长期从事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科基金、北京科委、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及横向课题30多项。独著4部,参著10多部,发表论文90多篇。代表作《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中信出版社)荣获2024新浪财经年度最受欢迎十大图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