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的藏书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天一阁,是藏书文化的生动象征,是宁波的城市文化名片,也是宁波的城市文化地标和“会客厅”,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5月10日下午,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副主席(副院长)党组成员陈建祥做客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主讲天一讲堂·宁波社科讲坛“名人名典”系列第3季第5场讲座“江浙图书半天下——从天一阁的书与人谈起”。
天一阁不仅仅是一座藏书楼的名字,也是融汇进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更是镌刻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精神图腾。书楼为什么取名“天一阁”?书楼里面藏着什么珍椠善本?书楼关联了哪些有趣的人物?讲座期间,陈建祥围绕“天一阁的名”“天一阁的书”“天一阁的人”三方面娓娓道来。
讲座伊始,陈建祥由“说到天一阁,您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引入,并谈及天一阁西大门的两副楹联和两块匾的文化故事。书楼之所以名为“天一阁”,有两个说法,其一是说范钦在搜集碑刻的过程中,得到了龙虎山石刻《天一池碑》的拓本,碑额有“天一池”三个大字;另一个说法是范钦按照《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将藏书楼定名为“天一阁”。接着,陈建祥重点阐释了天一阁的书,有特色典藏、藏书之最、御赐三宝、藏书制度、碑帖、书法等。紧接着,陈建祥又介绍了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客人黄宗羲,家人范光文、范大澈等相关故事。
“此楼一脉斯文,江南千里秋色。”最后,陈建祥阐述了对天一阁历史的思考,他指出天一阁不仅仅是一座藏书楼,是地方文化记忆的宝库,更是全社会的文化宝库;从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博物馆,从“书不出阁”到“阁闻天下”,天一阁早已完成身份的转变;天一阁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让人联想到中华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主讲人简介:陈建祥,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宁波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副主席(副院长)、党组成员,宁波市理论人才“三十人工程”入选专家,第十五届市政协委员,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长期从事宁波区域文化、经济、党建等方面的研究。参与编撰《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宁波文化事业发展报告2015》《潮涌三江 锦绣港城》《浙江文史记忆·宁波卷》等专著4部,在《中国出版》《宁波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4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宁波市第十四次和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度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农工党浙江省委员会2019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17年度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以及宁波市宣传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