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到草原倾听万物的声音[图]
创建时间:2025-02-24 09:25:03  |  点击:215  |  作者:胡品嘉/文 杨辉/摄

在苍茫的草原上,你听到的不光是风吹草原的低语,还能听到蒙古长调的歌声,马头琴的琴声。如果你的心静下来,把深深的爱倾注在这片土地上,你会听到花朵与露珠的私语,砂粒对北斗星的独白,喜鹊对河里的麦穗鱼的呼唤。寂静的大草原上邀请你去听风的声音,岩石的声音,月光的声音。在那里,万物有灵,万物相爱,万物发出独特的声音。2月22日下午2点,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鲍尔吉·原野做客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天一讲堂,主讲“作家来了”系列2025年第2场(总第12场)“到草原倾听万物的声音”。

9a34a36 (3).jpg

讲座伊始,原野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最新力作《土拨鼠给闪电写信》,这部作品以独特书信体的形式,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奇幻与温情的世界。目前,该系列的其他两本也正在印制中,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选择书信体,更好地模拟自然界的交流,让每一份情感、每一个故事都能以最真挚、最细腻的方式呈现。他透露,自己要写的是内蒙古一个叫“万度苏”草原。在原野的笔下,万度苏草原上的每一株植物、每一只动物,乃至那些看似静默的食物,都拥有了灵魂,它们彼此间互诉写信。令人惊叹的是,原野先生精心构思了87封去信,并巧妙地收到了同样数量的回信,这些信件不仅是他与大自然对话的见证,更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热爱的最好诠释。

在这部作品中,原野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理念,巧妙地构思了“麻雀给拴马桩写信”“蝴蝶给波丝菊写信”等生动有趣的场景。每一封信都承载着独特的灵魂,展现出不同的腔调、口气与性格,仿佛赋予了自然界中每一个微小生命以独立的人格。全书共计170余封信件,成功塑造了170多个鲜活角色,这充分证明了原野对于写作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写作的灵魂在于赋予角色以鲜明的性格与独特的腔调。

9a34a36 (2).jpg

在原野的笔下,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视觉、鲜明的性格以及深刻的诉求与思考。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昆虫,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原野坚信,大自然从不存在绝对的统一,万物皆独一无二。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生命体都被视为平等的存在,共同演绎着生命的奇迹。这部新作中,原野先生巧妙地通过不同动物、植物和昆虫的视角,展现了草原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牧民的生活场景。在这片草原上,万物皆有思想和情感。这种创作理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作品内涵,也对他自身的创作能力提出了挑战。然而,正是这种挑战,让原野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与满足。

9a34a36 (1).jpg

主讲人简介: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文史馆馆员。出版作品多部,有作品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百花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内蒙古文艺杰出贡献奖金质奖章等。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为电影《烈火英雄》,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与试卷。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