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海洋博物课堂”第六期——“鱼想告诉你的秘密”主题科普讲座如期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带领众多小读者及家长一同潜入神秘的水下世界,揭开鱼类生存的奇妙密码。
“鱼是脊椎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它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核心成员。”讲座伊始,方增冰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图片,向孩子们解释了鱼类的定义及其在生物演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他通过视频详细展示了鱼鳃如何过滤水中的氧气、鱼鳍如何分工协作控制方向与平衡、鱼鳔如何调节浮力等器官工作原理。“原来鱼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潜水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感叹道。
在介绍鱼类的生存特技时,方老师列举了各种令人惊叹的例子,如某些鱼类的变色能力,它们能根据环境变化迅速改变体色,以躲避天敌或更好地捕食;还有些鱼类的洄游行为,它们会跨越漫长的路程,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繁殖后代,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导航能力。这些奇妙的生存特技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对鱼类的适应能力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方老师用了一场精彩的实验向在场读者解释了鱼类变温特性:实验中,方老师将液氮全部倒进金鱼鱼缸中,金鱼在经历速冻到解冻的过程后仍能够正常游动。这一特性还被人类巧妙应用,在渔业养殖、冷链运输、海洋生态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讲座还涉及了各个级别的保护鱼类,方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这些珍贵鱼类的图片和资料,讲述了它们的濒危现状以及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在讲座的尾声,方老师的问答环节将人们对鱼类的常见误区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面对“鱼只有7秒记忆吗”的提问,方老师用科学实验辟谣:“金鱼记忆可达数月,有些鱼类甚至能记住回家路线!”关于“如何淹死一条鱼”,他解释道:“如果水中缺氧或鱼鳃受损,鱼就会‘溺水’。”而对于“鱼刺卡喉怎么办”,他严肃提醒:“吞饭、喝醋都是误区,应及时就医。”
通过这次“海洋博物课堂”讲座,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鱼类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生物的浓厚兴趣和保护意识,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海洋奥秘的大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心灵将会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成为保护海洋的小小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