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下午,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非遗里的中国年”。本次讲座由非遗保护专业博士、宁波非遗保护利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庄丹华主讲,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参与。庄博士以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视频资料,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丰富内涵,尤其是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
讲座伊始,庄丹华博士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指出,非遗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事项,涵盖了表演艺术、工艺技术、节日仪式等多个领域。庄博士特别强调,非遗的传承必须依托于杰出的传承人,没有传承人的非遗项目将失去生命力。她还通过生动的例子,如剪纸和陶瓷,解释了非遗不仅仅是物质遗产,更包含了技艺和文化的传承。
随后,庄博士将话题转向了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她提到,春节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逐渐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通过播放“春节申遗成功”的视频,庄博士向大家展示了春节如何从“中国年”演变为“全球节”,并向世界传播欢乐与和平的信息。她还详细讲解了春节仪式的社会价值,如初一促进家族和谐、初二促进亲族和谐、初三促进亲朋和谐,以及正月十五促进社会和谐等。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庄博士重点介绍了与春节相关的非遗项目。她首先提到了舞龙,尤其是宁波奉化布龙和贵州德江火龙节。奉化布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舞姿矫健、套路多变而闻名。庄博士通过播放奉化布龙的表演视频,展示了这一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而德江火龙节则以其独特的炸龙仪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庄博士解释道,炸龙不仅是土家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的方式,也展现了土家男儿的勇敢与血性。
接着,庄博士介绍了另一项非遗项目——打铁花。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表演,始于北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庄博士通过视频展示了打铁花的壮观场面,高温铁水在空中绽放,形成绚丽的金花,场面惊险刺激,极具视觉冲击力。她指出,打铁花不仅是一种技艺表演,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
此外,庄博士还介绍了“水火流星”这一传统杂技项目。水火流星是一种体现力与美、速度与技巧的杂技表演,旧时常在迎神赛会中作为开道节目。庄博士通过视频展示了表演者如何通过高超的技艺,使水不溢、火不坠,形似流星,令人叹为观止。
在讲座的最后,庄博士将话题转向了非遗中的美食文化。她特别提到了宁波汤团和慈城水磨年糕的制作技艺。宁波汤团作为宁波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庄博士通过视频详细讲解了汤团的制作过程,展示了这一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慈城水磨年糕则是宁波另一项重要的非遗美食,其手工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体现了宁波人对传统美食的坚守与传承。
讲座结束时,庄丹华博士呼吁大家成为非遗的志愿者和守护人。她强调,非遗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包含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走进非遗,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深入浅出的讲解,也有生动的视频展示,让在场的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这场讲座,大家不仅对春节和非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