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怪物”之书:《山海经》与中国古代博物学[图]
创建时间:2024-09-25 10:00:15  |  点击:953  |  作者:胡品嘉/文 黄旦怡 杨辉/摄

《山海经》中记载了众多的奇鸟异兽、海外异人,因此被视为志怪之书、神话渊薮。其实,《山海经》既不是杜撰虚构的怪物志,也不是单纯的神话书。《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部书,前者是一部基于实地考察的地理博物志,其中所记奇鸟异兽、奇花异草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和植物,后者是对一幅地图的描述,其所据图画是一幅内容十分丰富的宇宙图志。大自然中没有怪物,古人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捏造怪物,《山海经》之所以被视为“怪物”之书,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古人的博物记述方式而导致的误解。9月21日下午2点,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宗迪做客甬图天一讲堂(福庆馆),主讲“‘怪物’之书:《山海经》与中国古代博物学”。

d878d1b5ca8a (1).jpg

在讲座的开场部分,刘宗迪教授引用了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曾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里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以及没有头却以双乳作为眼睛的怪物……”翻开《山海经》,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奇异而繁复的生物。刘教授进而深入探讨了《山海经》中的两类独特生物: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组合怪”以及形态异常的“畸形怪”。

d878d1b5ca8a (2).jpg

刘宗迪教授继续为听众呈现了几种《山海经》中记载的典型“怪物”,包括儵鱼、猾褢、鮨鱼等。他强调,《山海经》不仅是一部地理百科全书,其中《山经》部分更明确指出其地理博物志的本质,同时,这部古籍也被视为本草学的起源之一。书中不仅记载了这些奇幻生物,还描绘了许多日常可见的植物,如酸浆草、龙葵等,展示了古代中国丰富的自然知识与文化积淀。

d878d1b5ca8a (3).jpg

在讲座的尾声,刘宗迪教授总结道,《山海经》以精炼的文字、清晰的编排和准确的数据,真实记录了四百多座山脉、二百多条河流,以及栖息和蕴藏于这些山水之间的数百种动植物、近百种矿物和超过两百种药物。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这些生物、植物及矿物的产地、形态、特性、用途及其神秘属性,而且生动展现了华夏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山海经》无疑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自然知识宝库,是祖先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主讲人简介:刘宗迪,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话学、民俗文化史、先秦文献、上古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众神的山川:〈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历史及神话的重建》《古典的草根》《七夕:神话、星空与异域风俗》《山海经的世界》《姓氏名号面面观》等书。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