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长河中,记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往,塑造了我们的现在,并指引着我们的未来。然而,记忆也是一个神秘而复杂的领域,有时让我们惊喜,有时又让我们困惑。为什么有些记忆深深刻在脑海,而有些却转瞬即逝?这份记忆的筛选与遗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法则?6月29日下午,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莫鸢教授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天一讲堂×人闻社课Glocal系列“人类记忆的历程:我们如何记忆,又为何会遗忘”。
讲座开篇,莫鸢表示,记忆的精确度与细腻之处往往被赋予了真理的光环。然而,记忆的本质并非全然客观,它的作用更在于维护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我们或许会记住某些不愉快的经历,抑或是一些极其美好的瞬间,但在记忆的长河中,那些充满正能量的片段总是占据主导地位。
她进一步解释,遗忘其实也是一种功能性机制,旨在保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回归到积极的自我感知。研究揭示,持续的负面自我评价与多种心理障碍紧密相关。一些拥有超凡记忆力的人,能够事无巨细地记住所有过往,但这并非全然是一种福气——其中一位就曾将这种能力比作诅咒,因为它剥夺了他们筛选和过滤负面信息的能力。
在谈及记忆触发因素时,莫鸢指出,语言、音乐乃至气味都能成为唤醒往昔记忆的钥匙。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却能在不经意间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人瞬间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之中。
如此一来,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微妙平衡,不仅关乎于对过去的回顾,更影响着个体当下的情感状态与未来的行为模式。而这些复杂的心理机制,正是人类心智奥秘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理解。
主讲人简介:Catriona M. Morrison(莫鸢)宁波诺丁汉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她曾是英国法学大学(University of Law)理学院创始院长,由她带领创立的理学院提供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犯罪学、警务和教育等专业。莫鸢教授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获得硕士学位,在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广泛,发表的论文包括语言发展、失智症、网络行为、童年与成年记忆等主题。莫鸢教授对教学充满热忱,曾任英国心理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她也是特许心理学家和英国心理学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