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
春雨贵如油。
春天的雨,对万物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
1200多年前,有一位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的感情很深。一个春天的夜晚,有雨落下,他满怀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作。
这位诗人就是杜甫,这首诗作就是——《春夜喜雨》。
本期,我们“经典,为你吟唱”第39期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首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白话译文】
好雨似乎知道下雨的好时辰,在植物萌芽的春季降临人间。
伴随着和风,悄悄在夜里落下。细细密密,默默滋润着大地。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渔火独自闪烁。
明早再看被雨水润湿的红艳花丛,沉甸甸的繁花定会开满整个成都。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动画片《长安三万里》里的小杜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天天劳作,对春雨感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杜甫草堂
【古诗赏析】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诗人用“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以智慧和生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潜入夜”和“细无声”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不求回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广阔的田野转向江上的景象,既描绘了雨夜的宁静,也突出了春雨带来的生机和暖意。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想象第二天清晨雨后锦官城(成都)的景象。“红湿处”和“花重”不仅描绘了春雨后的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歌曲赏析】
本期介绍的歌曲《春夜喜雨》选自《新学堂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古诗词歌曲,由吸引力组合演唱,编曲张宏光、王猛,指挥黄立杰,演奏亚洲爱乐乐团。
这是一首二段体小调歌曲。歌曲节奏欢快,抒发出人们对春夜细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乐段演唱衬词,在中高音区进行,通过六度、八度的跳进音程,把喜悦的情感推进了一步。几处弱拍上附点音符的运用显得活泼而有趣味。
接着歌曲通过合唱以及轮唱进行反复。合唱使歌声更加和谐,情绪更加浓厚;轮唱使情绪更加欢快,仿佛让我们听到一场密集的及时雨,感受到孩子们的喜悦心情。未尾朗诵整首诗把大家意犹未尽的愉悦之情尽情地抒发出来。
对了,这次我们的手势舞邀请了天一童艺的小团员王语嫣然来表演,让我们跟着王语嫣然小朋友一起,边听边唱边舞动自己的身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