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 旁白之力——上译回顾系列之毕克篇(上)

    发布时间:2025-04-29 09:49:39  |  点击:13
    4月28日的文化沙龙主题是上译回顾系列之毕克篇。上译通才数邱、毕,进入上世纪80年代,毕克凭借其声音的厚度和密度,角色的宽度和深度,成为上译无可争议的头牌生角。那么,有没有让邱、毕两位比试一番的机会?有,上译配过两版《简爱》(70版和44版),乔治·斯科特和奥逊·威尔斯这两个罗切斯特分别由他俩担纲,译制时间70版是1972年,44版是1976年。照西方电影史的评价,70版在44版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中国的情形恰好相反,其中的关键,必在邱岳峰的鬼斧神工,两相对比,邱版完胜。当然,毕克后来涉足译制导演领域,这也许是邱岳峰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所以,影迷视角里,不如就供奉着这两尊神在声音的殿堂里。不过,另一个例子,却可以证明毕克的厚积薄发。上译配过两版的还有英国影片《孤星血泪》,前一个46版(大卫·里恩导演)译制于56年,后一个74版是79年译制,有意思的是,两版里匹普姐夫铁匠乔,都是毕克所配,细加比较,可看出20年间,他技艺上多方面的精进,且看匹普进城化身为上流人物后和乔重逢一场戏,乔手里一顶礼帽不知如何安置,闹得匹普甚为不悦,匹普的室友朴凯特请乔喝咖啡,乔不得体的表现也让匹普感到丢脸,两个电...
  • 探索人机协作的音乐未来——AI作曲编曲沙龙[图]

    发布时间:2025-04-27 09:52:58  |  点击:22
    4月25日晚7点,“AI作曲编曲沙龙”主题讲座在宁波图书馆天一音乐馆举办。此次讲座由馆员薄峰和盛友宁担任主讲,带领观众深度体验音乐创作的传承与革新。讲座上半场,盛友宁以传统作曲流程为核心,现场演绎经典歌曲的和声编配逻辑。他通过钢琴即兴改编,展示同一旋律在不同和声套用下的情绪转换,并强调“音乐创作是理性框架与感性表达的交织”。生动的演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传统作曲的匠心魅力。下半场由薄峰聚焦AI技术如何赋能音乐创作,薄峰梳理了AI音乐的发展历程,并播放多首由AI生成的流行、电子风格作品。他同步演示了家用电脑操作AI作曲软件的过程,生成即兴旋律片段,展现技术的高效与创意潜力。针对“AI是否取代人类创作者”的讨论,他提出:“技术是工具而非对手,它为创作者打开更多可能性。”活动在观众的热烈互动中落幕,听众纷纷表示,这场讲座既让人重温音乐本质,又点燃了对未来创作形态的好奇与期待。
  • 张国荣的精神世界胶流[图]

    发布时间:2025-04-22 10:34:39  |  点击:33
    4月18日晚,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天一音乐馆迎来"胶流"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第七十四期活动,本期以"张国荣的精神世界"为主题,音乐策划人沈炜担任主讲嘉宾,带领乐迷深入解读一代巨星的艺术人生。作为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张国荣的音乐与影视作品承载着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沈炜将以专业视角剖析其经典歌曲创作脉络,结合影像资料与现场音乐赏析,解密张国荣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性别议题探索与自我表达,还原这位"风华绝代"艺术家复杂而深邃的精神图谱。活动还特别呈现《我》《沉默是金》等金曲的创作背景,探讨张国荣如何通过音乐传递对生命、爱情与社会的哲思。
  • 感动,如此创造——久石让与古典音乐的对话[图]

    发布时间:2025-03-31 15:03:48  |  点击:98
    3月29日晚,钢琴的秘密花园——走进古典大师的妙趣人生第十一期,聆听久石让,感受音乐中的温暖与力量,以"讲演结合"的独特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讲座开始,周越老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久石让的音乐创作历程。从早期与宫崎骏导演的合作趣事,到《天空之城》《龙猫》等经典配乐的创作背景,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观众对这位音乐大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谈到久石让音乐特色时,周老师特别指出:"他的作品既有童真童趣的灵动,又饱含深刻的人生哲思,这正是其音乐能够跨越年龄、打动无数听众的关键。"讲座的亮点环节当属四位学生的现场演奏。在周越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后演绎了《红猪》中浪漫深情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魔女宅急便》里活泼欢快的《更替的四季》,以及《千与千寻》中感人至深的《那个夏天》和《永远同在》。小演奏者们虽然年纪不大,但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令人惊喜,指尖流淌出的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情感,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个个熟悉的动漫场景。整场活动气氛温馨而热烈,不少观众随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讲座结束后,周越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久石让...
  • 梵皇渡路的票友——上译回顾系列之客串篇[图]

    发布时间:2025-03-25 10:55:22  |  点击:113
    1949-1976年间,上译及其前身上影翻译片组栖身梵皇渡路(后来叫万航渡路)618号,经过一番摸索、成型、发展,短短几年,便迎来艺术上的第一波高潮,1957年4月,国内唯一的专门译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正式挂牌,至此,上译品牌有了官方认可,并且在人事编制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专门的配音队伍。日后成为配音大师的一部分人(包括尚华、卫禹平、毕克、富润生、邱岳峰),从前在银幕及舞台正面多属龙套,现在职业性地站到幕后,无不如鱼得水,这是上译编制内角儿来路之一。来路之二,则是老厂长有意培养的各种行当人选(如于鼎、杨文元、胡庆汉等),他们单凭借声音的魅力而立足幕后。此外,上译的话筒前,还活跃着一批临时客串的上影演员,其中一部分因为综合素质冠盖一时,屡有比同时的专门配音演员更出采、更多样的配音传世,事实上,整个50年代,是他们真正掀起了上译的第一波高潮。编制内专业配音队伍的集体辉煌,掀起的则是70年代后的第二波高潮,此是后话。陈叙一麾下的早期上译,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编制里的二十来条枪,更包括上影庞大的演员群体,上译品牌基础在此,海派腔调集体的厚度也在此,上译离不开上影,离不开养育上影的旧...
  • 杨立德,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图]

    发布时间:2025-03-24 16:24:45  |  点击:111
    3月21日晚,宁波图书馆“胶流——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第七十三期”,主题为杨立德,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在福庆馆三楼天一音乐馆·视听室举行。主讲嘉宾沈炜从杨立德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入手,重点解读了《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他指出,这首歌以简练的歌词揭示了“伤痛不一定外显”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杨立德对人性的敏锐洞察。此外,沈炜还通过播放《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亲爱的小孩》等经典歌曲片段,结合歌词解析与创作背景,带领观众重温了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杨立德作为华语乐坛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平实却富有诗意的语言传递深沉情感,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力。沙龙结束后,观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杨立德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华语经典歌曲的艺术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 甬尚风华——苏醒的甬剧世界[图]

    发布时间:2025-03-18 16:50:16  |  点击:115
    3月15日晚,由宁波图书馆主办的“和乐之道——东方美学赏析”系列活动第6期在福庆馆三楼天音音乐馆举行,特邀甬剧团副团长苏醒、青年作曲家柴昀喆,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东方美学与音乐艺术的视听盛宴。柴昀喆围绕苏醒的音乐成长史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苏醒分享了他从学习甬剧到成为甬剧团副团长的艺术历程,展现了东方音乐美学在其创作中的深远影响。他提到,东方美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他的音乐中。活动的压轴环节,苏醒与柴昀喆,盛友宁三人共同演绎了周杰伦的经典曲目《兰亭序》。这首作品以中国传统书法《兰亭集序》为灵感,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与东方古典美学,展现了音乐与文化的完美交融。三位艺术家的合作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诠释了东方美学的深厚内涵。
  • 广陵韵绝,宁谧水润上译回顾系列之刘广宁篇[图]

    发布时间:2025-02-25 10:54:38  |  点击:190
    2月24日的讲座,贺老师带大家进入历史长河,细听刘广宁载入史册的声音。以乐器比之于刘广宁的嗓音,连小提琴都显会出几分俗媚,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竖琴,气质上才大体吻合。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世说新语·识鉴》),可见丝竹纵然纤音入云,总不及人声神妙夺魄。1960年,上译向社会招考新人,刘广宁成了唯一的幸运儿,然而一晃近20年,这时世也并未提供几个像样的角色任她发挥。当初她大概料想不到,等她人到中年,上译才算借开放的风水,迎来一个差强人意的丰产期,不过她内心显然还有更高期许,不合事宜的人,总别有一份情怀在胸,苏秀回忆录里有个段子,很能读出她理想主义的一面——“四人帮”倒台不久,演员组开了一个制度改革会,刘广宁提出一个方案:“以后由我们自己选片,译制完成以后,也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影院放映,由我们自负盈亏。”当时,大家都笑她:“你做梦去吧。”上世纪80年代某期《大众电影》,登过一张梅兰芳和影星胡蝶30年代访问欧洲时和驻德公使刘崇杰夫妇的合影,刘广宁看到后惊呼:“那是我的爷爷奶奶!外交家刘崇杰清末任驻日使馆一等参赞,民国初,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兼外交部参事,奉派出席巴黎和会,后历任外交部常...
  • “友城拾光”室内乐四重奏音乐会暨情人节专场音乐会[图]

    发布时间:2025-02-17 09:23:47  |  点击:194
    2月14日,正值浪漫情人节,宁波图书馆福庆馆三楼天一音乐馆内洋溢着温馨与艺术的氛围。由宁波交响乐团四位优秀演奏家带来的“友城拾光”室内乐四重奏音乐会第24期如期举行,主题为“C大调的浪漫”,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本场音乐会由宁波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戴雨泓担任主讲人,四位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为观众呈现了两首莫扎特的经典四重奏作品,带领大家走进古典音乐的浪漫世界。音乐会以莫扎特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拉开序幕,这部作品以其明快的旋律和优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莫扎特音乐中特有的纯净与浪漫。四位演奏家以细腻的演奏技巧,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诠释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仿佛置身于18世纪的维也纳宫廷,感受那份古典的优雅与浪漫。随后,演奏家们带来了莫扎特的另一部经典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和声变化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莫扎特音乐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四位演奏家通过默契的配合,将作品中的情感层次逐一呈现,时而欢快,时而深沉,令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久久不能自拔。戴雨泓在音乐会中不仅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征服了观众,还通过生动的讲解,向观众介绍了莫扎特四重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
  • 在水一方听琼瑶胶流 —— 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第七十二期

    发布时间:2025-01-21 11:03:00  |  点击:267
    1月17日晚,胶流——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第71期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三楼天一音乐馆•视听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以“刘家昌,往事只能回味”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音乐策划人沈炜担任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他深入浅出地为现场观众解读了刘家昌的音乐成就和其经典作品《往事只能回味》背后的故事。刘家昌作为华语乐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一生创作的歌曲超过2500首,其作品涵盖了流行、民谣、电影插曲等多个领域,以柔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著称,影响了几代人。沈炜通过播放音乐片段、讲述创作背景等方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刘家昌音乐中的孤独感、漂泊感和对温暖、幸福的追索,这些情感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映射。在活动现场,观众们沉浸在刘家昌的音乐世界中,不时随着旋律哼唱,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一位音乐爱好者表示:“通过这次沙龙,我对刘家昌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感受到华语经典歌曲的魅力。”本次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华语经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 越韵薪传——越剧的传承与发展[图]

    发布时间:2025-01-13 09:45:21  |  点击:342
    1月11日晚,“和乐之道”东方音乐美学赏析第88期暨甬上国乐名人沙龙第5期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三楼天一音乐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越韵薪传——越剧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越剧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前来参加。活动现场,青年作曲家、天一国乐团团长柴昀喆担任导聆,与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薇薇、青年演员徐秋英和许杉杉一同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交流与分享。柴昀喆老师分别与三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徐薇薇讲述了自己在越剧工作中的丰富经历;徐秋英和许杉杉则分享了她们学习越剧的艰辛历程和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感悟,让观众们对越剧演员的幕后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交流环节之后,柴昀喆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表演,他用二胡与经典越剧进行合作,将二胡的悠扬旋律与越剧的婉转唱腔完美融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赢得了阵阵掌声。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越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和乐之道”对于东方音乐美学的深入探索和传承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越剧,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好毒药——上译回顾系列之孙道临篇[图]

    发布时间:2025-01-08 09:11:35  |  点击:301
    2025年首场影话沙龙,贺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上译版孙道临配音的《哈姆雷特》。上译导演孙渝烽在《忆师长孙道临》一文里提到孙道临说过,“我爱配音,但更爱拍电影。译制片只能还原,在别人的天地里发挥,拍电影是全新创作,演员的天地更宽广,特别是导演,创作力度、影响力度更大。”这番话,不妨看做他对自己的一种认识。艺术家的历史评价,往往跟作品数量和类型多寡无关,如果把他的演员跟配音成就(即使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放天平上打量,两头也不一定分得出高下。孙道临的哈姆雷特之不可企及,关键点是,他在无限接近角色的道上,完成了自身特色的大突破。他的文人气,配配人物的犹豫狐疑,沉思中的夫子自道,或者暗藏机锋的自嘲自怨,都是再合适不过,他的突破,主要在于对人物“自杀式狂暴”的还原,通常,这并非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惯有路数。劳伦斯·奥列弗版《哈姆雷特》的引入,在苏联东欧电影唱主角的50年代实属特例,大概是作品里多少还带点反封建和揭露王侯将相丑恶软弱的意思,这个绝好机遇,引发了蓄势已久的孙道临平生最大的一次爆破,也为封闭中国的艺术史,提供了一个遭遇西方经典而大获成功,并且事实上不可复制的一个神奇范例。说到孙道临的学养底气,就...
  • 贝九两百年——暨富特文格勒七十年祭之贝九篇[图]

    发布时间:2024-12-31 09:18:09  |  点击:380
    2024年最后一期乐话,也是天一音乐馆十周年之前的最后一讲,贺老师带来的话题围绕贝九展开。他认为,贝多芬九首交响曲里,八完成于1812年,九动笔于1822年,其间10年,他搁置了交响曲创作。贝九(OP.125)是晚期作品,其冥想、沉思、内省气质,以及集大成式音乐语汇,需要与乐圣其它晚期作品(晚期钢奏、弦四)一起来打量。贺老师认为,真正的欢乐是一件严肃之事,而乐圣借音乐向神传递心声,并得到回应,尘世的喜悦必得到神的恩泽洗礼,方才能够且有资格惠及众生,所以,没有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跨过万水千山,没有经历地狱、炼狱的救赎、锤炼,欢乐的得到必然是肤浅的。这一期讲座贺老师谈了贝九的创作史及作为文化事件的演出史,并且谈了富特文格勒的全部19个录音在音乐史意义和文化史意义,他总结道,对于人类来说,这部作品首先是对过往的总结,对过去的一种回眸,然后才是对未来的展望。在漫长的演出史和接受史当中,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已经具有了一种继往开来的意义。贝九指向一种集体的意识,为尽可能多的人谱写,在这样的精神引导下,将不同的人集合起来,组成一个情感共同体,或者说一个人类的大家庭。贝九因其在乐圣创作里的里程碑意义,因其所...
  • 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开馆六周年暨天一音乐馆创建10周年迎新专场音乐会[图]

    发布时间:2024-12-31 09:00:27  |  点击:313
    12月28日晚,宁波图书馆福庆馆沉浸在一片热烈而欢快的氛围中,迎来了开馆六周年暨天一音乐馆创建十周年的庆典——“及‘十’行乐”跨年专场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甬图天一流行合唱团与宁波交响乐团阿拉四重奏联合呈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流行与古典交织的音乐盛宴,赢得了满堂喝彩与高度认可。音乐会现场,宁波交响乐团阿拉四重奏率先奏响了11首经典乐曲,悠扬的弦乐声在馆内回荡,引领着听众步入高雅的音乐殿堂。随后,甬图天一流行合唱团登台献唱,《贝加尔湖畔》的空灵纯净、《一荤一素》的真挚深情、《爱就一个字》的深情执着、《至少还有你》的动人心弦以及《月半小夜曲》的婉转悠扬,一首首经典流行歌曲在合唱团的精彩演绎下焕发出别样魅力。演出过程中,观众们沉浸其中,掌声轰鸣,欢呼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对每一个精彩的节目都给予了热烈回应,充分展现了对这场音乐会的高度认可和喜爱。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宁波故事[图]

    发布时间:2024-12-10 10:02:19  |  点击:419
    12月6日晚,胶流——华语经典歌曲赏析沙龙第七十期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三楼天一音乐馆开讲。本期沙龙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宁波故事”为主题,由音乐策划人沈炜主讲。《梁祝》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自1958年由何占豪、陈钢创作,次年经宁波籍小提琴家俞丽拿首演后,便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1960年更是在德国柏林荣获舒曼国际弦乐比赛金奖。宁波作为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梁山伯庙、梁祝文化公园等,这些都为《梁祝》的故事背景增添了浓郁的地域色彩。讲座中,沈炜老师深入挖掘《梁祝》与宁波的渊源,从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到宁波地方志《乾道四明图经》,详细阐述了梁祝故事在宁波的起源与流传脉络,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部经典作品背后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领略《梁祝》的音乐魅力,沈老师特别使用黑胶唱片播放了《梁祝》的相关音频资料。随着悠扬的旋律在视听室中流淌,听众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中。黑胶唱片独特的音质,为经典音乐赋予了别样的韵味,也让现场的音乐氛围更加浓厚。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