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一场不分国籍和肤色、不分性别和年龄的“音乐大师苏哉黑胶分享会”在宁波图书馆举行。资深爱乐人、音乐宁波研究学者沈炜担任主持,与苏哉关门弟子、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捷进行视频连线。活动吸引了来自南非、加拿大、伊朗、摩洛哥、法国、土耳其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音乐爱好者到场参与。
苏哉是享誉世界的男中音歌唱家,他曾至少用15种语言演唱过多国的艺术歌曲,是法国、德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典范。他离开舞台后,在美国、欧洲等地开设大师班,刘捷是苏哉的关门弟子,苏哉慈父般的为人态度,严谨的教学风格对刘捷影响很大。
刘捷曾被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艺术总监江纳森-福澜茨(Jonathan Friends)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男高音之一,并得到宁波籍世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亲自授课,他曾多次在上海、宁波举办斯义桂专场纪念音乐会,同时开设声乐培训班,撰写音乐专著,不遗余力推广中西结合的声乐演唱技巧,现年70多岁仍能上台演唱。
当晚,刘捷分享了跟随苏哉学习的经历,并首次披露了苏哉曾在上海访问期间演唱过音乐教育家黄自作曲的《花非花》。苏哉在亚洲共有刘捷在内的3名徒弟。苏哉经常会接济这位爱学习的穷学生,时不时给些美元让刘捷买些营养品补补身体。如今,刘捷对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免收学费,这也是精神的延续。
青年音乐人唐宓尔曾参加过刘捷在宁波举办的斯义桂音乐会,她激动地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关于斯义桂的。当晚,她演唱了歌曲《越人歌》,得到刘捷的认可和鼓励。刘捷建议,除了掌握演唱技巧,平时要多在一首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现场听众张尹宣是一名小学的音乐老师。她说,刘捷撰写的《声乐之我见》,是近几年少有的声乐佳作,今天能现场聆听刘老师分享他与世界顶级音乐家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受益良多,希望宁波可以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提升宁波的音乐教育水准。
以音乐为介,架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
来自爱尔兰的一位外国嘉宾看到苏哉演唱的弗雷的《安魂曲》唱片封面,又听到熟悉的旋律,诧异地对着唱片自言自语:这就是自己小时候经常看到爸爸在听的一张唱片,“音乐,让故乡可以离得这么近。”
参加本次音乐活动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何镇飚教授表示,宁波音乐底蕴深厚,近现代诞生了很多音乐大家,今天上台表演的宁波青年音乐家是传承音乐宁波优良传统的未来之星,同时通过对话音乐大家和邀请在甬的外籍人士,即展现了宁波良好的人文氛围,又进一步扩大音乐宁波在海外的影响。
“本次活动,音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新颖,还吸引了那么多国际友人参与,是一次很好音乐展示。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把这些集合宁波文化底蕴的活动,制作成完整的小视频,发到各个平台,让世界听到宁波,让世界看到宁波。”沈炜说道。
活动现场,青年长笛演奏者刘思文受邀进行了长笛演奏,她毕业于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曾在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留学。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当晚演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曲子《夕阳箫鼓》,其原曲曾被宁波籍音乐家柳中尧改编为传世曲目《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