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活着活着就有了意义
创建时间:2024-12-27 10:00:28  |  点击:394  |  作者:天一云读

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里分享过一个小故事。他在玉渊潭散步时,偶然碰到一对老夫妇,两人正在弯腰找着枸杞子。上前攀谈一番得知,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因为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汪老感叹,“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二老中年时一定也是很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

cafb3922-7596-4f4b-ae75-ea62a1221ab9.jpg

没有一株麦子不热爱春天。记忆里七八十年代的小巷,人间烟火气,寻常百姓家;胶东大地上的小人物们,深陷逆境,拙而不屈。生而为人,是为了活着,又不只是为了活着。

f4a2faf7-b38f-4020-917a-42af4f3a856d.png

2024年的岁末年终,“天一云读”精选6本好书,书中有迥然不同的人生之旅,或顺境,或逆旅。愿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你,都能无惧时光,步履不停。

6.jpg

《小巷人家》

大米 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6818-5

索书号:I247.57/31490

献给每一个“小巷人家”中认真生活的你。

故事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篇,讲述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庄家、林家和吴家三个家庭在时代变迁下的命运和拼搏。庄超英愚孝固执但懂教育、黄玲善良隐忍、林武峰顾家有担当、宋莹泼辣又直爽。岁月流转,小巷的孩子们也长大成材,耕耘在各自的领域。

《小巷人家》是一个发生在同一屋檐下的群像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依旧延续了原著的内核。它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喜欢并相聚在作者大米描绘的“小巷”中,一起欢笑,一起落泪,一起感受小巷的四季冷暖。我们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一条自己的“小巷”,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5.jpg

《生而为人》

毕啸南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26-1033-2

索书号:I247.81/10667

 生而为人,拙而不屈。

《生而为人》写的是胶州半岛那片土地上,那些身在泥泞里的人的命运浮沉与百年往事。在横跨百年的胶东大地上,游走着众多故事角色:消失的女儿、疯癫的木匠、绝恋的理发师……9个篇故事,9种命运。故事里的他们深陷在时代的逆境里,被生活的风浪裹挟,饱含着生命的沧桑与情感,去接受命运的审判。他们把悲伤装进心里,把希望穿在脚上。

4.jpg

《生活还在继续》

[法] 贝尔纳·皮沃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731-4

索书号:I565.65/183

虽八旬有余,但生活还在继续……

本书讲述了一位八旬老人纪尧姆·朱鲁斯的故事。纪尧姆退休前是法国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老板,退休后他告别了忙碌的生活,成为“朝枚之年的巴黎青年”中的一员。他们一起旅游、聊天,一起对抗脑力衰退、吐槽病痛。纪尧姆爱上了小他十八岁的马侬,却仍独居;盖尔米隆夫妇总是拌嘴争吵,布拉兹奇夫妇却温和安静、小心谨慎;九旬的诺娜是团队的精神领袖——优雅、睿智、古灵精怪。

小团体的幸福、信息孤岛的恐慌、童年回忆的快乐、慢生活的沉醉……一篇篇日记般亲切、轻松、幽默的文字,呈现了老年生活的达观与智慧。

3.jpg

《从倦怠到突破》

[美] 艾琳·麦克达尔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1351-8

索书号:B848.4-49/12596

四大维度创建复原力,帮助你走出疲惫,重燃生活热情。

你是否觉得上班很累,每天特别疲惫?起床想到工作就悲伤,下班时已精疲力竭。手里的工作越来越多,专业能力却好像还不如从前。工作以外的生活更是失去热情,幽默感全然不再。不只是你,这种职业倦怠正在整个社会蔓延。没有人想要刻意进入倦怠状态,却不知如何化解。

作者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拥有复原力,学会摆脱耗费精力的思想和行为。本书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深入的能量分析方式,包括四大关键维度,即头、心、手和幽默感,突破倦怠期。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理解自己为何精疲力竭,检查阻止自己放松、补充能量的思维和习惯,了解如何恢复元气,从而重燃生活热情。

2.jpg

《夜莺》

[美] 克里斯汀·汉娜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220-09935-9

索书号:I712.45/12949/2

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本令人尊敬的书。

故事主人公薇安和伊莎贝尔是一对生活在法国乡间的姐妹。姐姐薇安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她温顺谦和,细心经营来之不易的生活。妹妹伊莎贝尔年轻气盛,失去母亲又被父亲放弃的她似乎要与全世界为敌,也从不向挫败低头。两人相互依赖,却又对彼此的生活心存指摘。

此时战火蔓延至整个巴黎,一切变得面目全非。妹妹伊莎贝尔始终不放弃抗争的决心,而姐姐薇安只希望一家人能平安度日,为此她们分歧不断,矛盾重重。性格迥异的姐妹俩终于做出不同的抉择,也迎向了各自的命运……

1.jpg

《我们皮肤下的旅程》

[葡] 若阿金·阿瑞那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6231-2

索书号:I552.55/1

后大航海时代非洲人在葡萄牙乃至欧洲的生存史。

本书由两段旅行构成。一段旅程是“我”为了践行对友人的承诺,来到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沿着萨杜河的河道,追寻18世纪以来黑人奴隶在这片地区繁衍生息的痕迹;另一段旅程是继父去世后,“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里斯本,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勾起了“我”作为混血儿的童年回忆。

作者若阿金·阿瑞那(Joaquim Arena),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佛得角人,6岁移民葡萄牙。作为混血移民后代,他回到出生地探寻身份认同,完成心愿后踏上里斯本开启新的寻觅。“皮肤下的旅程”揭开了后大航海时代非洲族裔的生存状态,以及黑人群体探寻身份认同的艰难历史。

首次阅读电子书的读者请使用登录账号:nbtsg,登录密码:123456。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