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好书推荐 Vol.157: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创建时间:2023-08-11 14:20:41  |  点击:705  |  作者:天一约书

72458fe2-9225-4a35-b271-f2381fceb98e.png

《封神演义》是成书于明代的虚构长篇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后七十回主要写武王伐纣、商周易代。

因大量重复的战斗情节、颇为扁平的人物刻画,《封神演义》获得了“二流的文笔,一流的设定”的评价。鲁迅也曾批评说:“似志在于演史,而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又逊其雄肆”。

今年夏天上映的《封神》第一部电影,也因为马、爹、战争这些老套的关键词而让人有些失望。

无论如何,作为一部创造了完整神仙谱系的小说,集结了哪吒、杨戬、姜子牙、申公豹、雷震子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封神榜”还有无数被讲述的可能。

本期“天一约书”就以《封神演义》为切口,带大家一窥神秘的先秦宗教史。

01

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皇后姜氏践巨人足迹而孕,生下一个大肉球。妲己向纣王说王后产怪,纣王便命人将肉球弃至郊外,这就是殷郊名字的由来。

最后,殷郊斩杀妲己,亲手弑父“感生”“肉球”“弑父”,这些反复出现的相似情节,都不是新鲜的神话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封神演义》也是一个“释源性故事”,它在试图解释人们遇到的奇异之事。

901f2ca1-4b21-4b6e-a8f7-2817329fdee3.jpg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作者:[俄] 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59651389

神奇故事的起源,往往隐藏在往昔的历史现实里、那些业已消失的社会生活的痕迹里。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1946)以旁征博引著称,书中大量引证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识、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论述,堪称20世纪以人类学方法研究民间故事的典范之作。

作者普罗普说,“我们想研究的是历史往昔的哪些现象(不是事件)与俄罗斯的故事相符合并且在何种程度上确实决定并促使了故事的产生。换言之,我们的目的在于阐明神奇故事在历史现实中的根源”。

02

《封神》开头,元始天尊和其弟子——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等十二金仙对由谁下山开启封神榜有过一场争论。

封神世界中也有很多修仙者并不愿意上封神榜,通天教主更是明示弟子们:“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修仙的路径到底如何?成仙就可以成道吗?

4e2a171b-c967-4625-ab5d-d50d2266b261.jpg

《诸仙纪:中国仙话八议》

作者:严优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301330593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神、仙常常混用,然而神和仙其实并不完全等同,仙是后天的是凡人修炼而成,“仙格”不脱离“人格”。

本书对仙话的基本内容和类型进行了梳理,对带有原型意味的神仙故事及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讲述、深入的考辨和解析,对其历史形象的嬗递及其社会文化意涵进行了透彻的阐释,是一本可读性与学术性、新奇性与严肃性兼具的作品。

03

在《封神演义》小说出现之前,“封神榜”中的神很多本就存在。

“封神榜”上的“神”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自然神、神煞、护法神、民间俗神。这些神共有的特点是符合老百姓日用。

以“自然神”为例,雷神就是“封神榜”上自然神中的一个。老百姓供奉雷神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b370445-4283-4cfe-bead-41ebe24fffde.jpg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作者:[美] 万志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ISBN:9787520125154

万志英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的宗教首先都是一种祈求神力以增强对现世生活掌控的手段。此外,它还有道德教化作用,可以解释罪孽、蒙受的苦难、亡者的去向,为社会秩序与世俗权力的构建提供象征符号和隐喻,为永生的实现提供精神、仪式、身体方面的戒律。

中国宗教不是一套信仰体系,而是一系列有目的性的行动(即最广义的仪式),采取这些行动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个体在该世界中处境。

04

《封神演义》根植于三千年前的殷商之变,小说实际上将朝代更替戏说成了“神仙打架”。除了姜子牙,书里的不少人物其实是“穿越”的,有学者考证过,李靖、杨戬、哪吒等人的原型都出现在唐宋之际。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历史上真实的商族和商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信仰?

ccb1a553-ab98-463f-8fb1-ec9b17f72ae1.jpg

《殷商六百年:殷周革命与青铜王朝的兴衰》

作者:柯胜雨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

ISBN:9787545572698

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滥觞于史前时代与夏文化,定型于周秦文化,而殷商六百年的历史发展时空,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位置,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基石。

创造灿烂殷商文化的主角,包括赫赫有名的上甲微、成汤、太甲、盘庚、武丁等君王,功勋卓著的伊尹、妇好、望乘、攸侯喜等贵族重臣,还有默默无闻的㱿、宾等贞人,甚至微不足道的平民、奴隶,等等,都“活”在冰冷、黝黑的龟甲、兽骨上。

本书以考古学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讲解从夏朝末年至商朝灭亡六百多年的历史,解答殷商历史疑问,立体再现了殷商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殷商的历史活了起来。

05

周文王因受商纣王怀疑而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长子伯邑考也被纣王献祭。此后,文王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并记录了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但在传统的上古历史叙述中,商周易代的面目仍是模糊的。对于背后的细节,我们知之甚少。纣王“无道”的表现有哪些?商人的日常与祭祀生活有何秘密?

f328aeef-bbcf-4f88-bc22-a11aefa0bb1a.jpg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作者:李硕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59852533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书从人祭开始,讲述了商朝的祭祀与战争为何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及殷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沿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杀人献祭的风俗,并在商朝登峰造极。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本书运用大量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用鲜活的叙述深入探索了商人与周人的民族起源、信仰习俗、战争军事与日常生活,将故纸堆与遗址变成了生动的故事情节,用史料赋予姜太公、周文王、商纣王这些神话中的人物以血肉。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