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辽阔的非洲大陆上有些什么?去非洲过暑假会是什么样?那片神秘辽阔的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憧憬,而本期雄镇大讲堂,我们将跟随十岁女孩夏芦芦的脚步,一同开启一段独特的非洲之旅。8月9日下午,镇海区培菊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迎来了我们的老朋友王轲玮老师,而他也带着他的新书《角马的夏天》,为到场读者朋友们带来“雄镇大讲堂2025年第21讲——作家亲临:《角马的夏天》:在非洲读懂成长与生命的韧性”讲座。
王轲玮老师是我们雄镇大讲堂的老朋友,他是第十批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台湾林语堂文学奖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萌芽》等刊物。出版作品有《跨越山海》《逆时小特工》《灵境少年游》《星光旅行社》等,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好书榜、凤凰好书榜等。
《角马的夏天》以中国女孩夏芦芦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一段在非洲的成长奇遇故事。十岁的夏芦芦跟随援非医生父亲来到非洲,结识了一群非洲小伙伴,他们像自由的角马,与她一起追日落、跳篝火舞,还并肩协作布置奔巴小院、担任小老师,甚至一同应对疟疾等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夏芦芦逐渐成长,领悟到勇气在困境中扎根、友谊在点滴中生长的真谛,感受到非洲大陆独特的生命力与属于所有生命的坚韧。王轲玮老师坦言,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他从未踏足过非洲,他却以求助作家朋友、翻阅大量论文,采访医疗队员等多种形式,最终完成了这部《角马的夏天》。他放飞自己,以诗意的想象和发光的细节去牵引人物如同角马一样,朝着光的方向奔跑,去完成人物的成长。就像去非洲探亲的夏芦芦一样,去不了非洲大草原,就和非洲小伙伴们在医院创造一个语言图画的大草原。
讲座中,王轲玮老师通过不断的互动提问,引导小读者们进行深度思考。他通过自身经验分享了许多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他强调写作细节来源于生活,写作允许想象,但同时要立足现实,并且通过不断的模仿与练习,完善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提醒我们,阅读不仅仅是看文字,更是要用心去感受书中的情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讲座在读者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王轲玮老师的精彩分享,读者们不仅对《角马的夏天》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故事的光影交错间,领悟到了那份属于所有生命的、生生不息的韧性。相信带着这份感动和启示,每个人都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