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渐行渐远,新春迎面而来,返乡的车队已密密行在高速公路上。一到春节这些天,仿佛唇齿间都萦绕着人间的烟火气,胸腔中都充盈着来年的期待感。
开明坊举行2025春节文旅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春节在宁波”启动仪式
(图源:《宁波日报》2025年1月17日)
老底子宁波人过春节排场大,要安排日子洒扫掸尘,里里外外打扫得清清爽爽。还要置年货,做年糕。宁波民间传统的“年事”编成的口诀口耳相传:
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廿六割肉,廿七宰鸡,廿八做金团,廿九送年,三十晚上守岁。
祭灶果
做年糕
(图源:《画说宁波:贺友直风俗画作品集》)
当然,宁波人讲究的“俗”远不止此,既有节庆习俗,也有生活礼俗,无不彰显地方风情与乡土韵味。本期“四明月览”就让我们从春节的喜庆启程,走近宁波民俗,一窥宁波人的生活哲学。
《我们的节日·宁波》
宁波市文明办 编
索书号:福庆地文K892.18/1(仅限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阅览)
本书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周详的文献和生动的传说,介绍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七大传统节日,还特别收录了宁波各地如象山开渔节、宁海开游节、梁祝爱情节、江北中华慈孝节等地域特色文化节日。
本书将每个节日的源起、流布与习俗娓娓道来,旨在挖掘宁波本土文化和独特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节庆魅力,展现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通过这些丰富的图片和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宁波人在节日期间的食与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节日的热闹与欢欣。
《宁波民俗与宁波人》
潘莉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索书号:福庆地文K892.455.3/4(仅限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阅览)
本书将人比作大树,文化比作树木生长的环境,强调了文化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人们在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这些风俗习惯,以极为深刻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喜怒哀乐。
本书内容涵盖了宁波地区从务实走向开放的物质民俗、重规矩讲人情的社会民俗、祭神如神在的意识民俗,以及岁时节日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口头语言民俗等多个方面。每一章都深入探讨了宁波民俗的不同维度,带领读者全面了解宁波的民俗特色,感受宁波人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背山靠海的民俗特点。
《宁波民俗》
鲁瑞佳 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版
索书号:福庆地文K892.455.3/2712(仅限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阅览)
本书是对宁波习俗的系统性梳理。全书分为九编,囊括了时令节庆、婚嫁习俗、生育习俗、生活风俗、劳作忌宜、慈孝家风、族群礼俗、丧葬祭祖、社群活动等多个方面。
其中“时令节庆”最能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意,宁波民俗已将正月初一吃宁波汤团的传承、十五月亮十六圆的故事深深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起居。而“生活风俗”最具宁波特色、宁波气派和宁波风雅,这些主食糕饼、衣着服饰、航船埠头黄包车、凉床草席、滩簧甬剧麻将的生活风俗画卷刻画在宁波人的心底。
《宁波风俗传说》
滕占能 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索书号:福庆地文K892.455.3/7922(仅限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阅览)
风俗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风尚礼节、生活习惯、理想追求。宁波风俗传说是宁波人民长期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凝聚宁波人民的性格精神,是宁波同胞共同情感的纽带。
宁波风俗传说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时令节气、婚嫁、丧葬、寿诞、生产、建设、抗争与社会活动。本书着重编排时令节气的风俗传说故事内容,还以大量篇幅介绍宁波各地庙会和行会的情况,书中也收录了宁波土特产的风俗故事、梁祝故事的由来、明州城天封塔的由来等。
《宁波民俗文化摭谈》
马任、周娴华、周达章 主编
宁波出版社2022年版
索书号:福庆地文K892.455.3/7720(仅限地方文献阅览室内阅览)
宁波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日常行为之中,有些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本书论述宁波民俗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表现出了社会性和传承性。
书中详细叙写宁波节庆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以此凸显宁波民俗文化的人文价值。民俗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中,拥有强大的教化育人功能,宁波丰富多彩的民俗,既来自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又对人们的行为、语言和习惯起到规范作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
赠书流芳:宁波地方文献征集
宁波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为市民读者提供本地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的查阅服务,也热切欢迎市民读者向我们捐赠珍贵的宁波地方文献。文献征集范围包括:
(1)内容与宁波相关的各类图书、报刊、老照片等文献资料;
(2)宁波籍人士所作的各类图书论著、书画手迹等文献资料;
(3)宁波各机构单位或社团组织等刊印发行的各类文献资料。
联系电话:0574-88270675(工作日9:00—11:30,13: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