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镇海区图书馆举办雄镇大讲堂2024年第21讲:小食物述说大社会:民间饮食里的“烟火中国”[图]
创建时间:2024-10-20 09:23:40  |  点击:388  |  作者:沈郁雯

“烟火气”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读懂中国”的重要思想资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时代之影、社会之镜、人生之像,正是深入探寻“烟火中国”的来源去路之最佳观察切口。10月19日下午,“雄镇大讲堂2024年第21讲——小食物述说大社会:民间饮食里的‘烟火中国’”,一堂“热气腾腾”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讲座,在培菊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准时开启。本次讲座由镇海区图书馆与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联合主办,特邀本土作家邹赜韬老师到场,带领大家深入探索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饮食文化。

aaf0f4-(2).jpg

讲座嘉宾邹赜韬老师是浙江宁波人,他是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亦为饮食历史译丛“食可语”联合策划人,宁波图书馆“天一约读·食光探赜”系列人文沙龙主讲人。近年出版史学著作《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2023)、史学译作《罐头: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2021)等。他积极开展饮食文化社科普及工作,受邀在长三角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节庆活动上做中国饮食历史方向报告20余场,累计受众40万人次,相关活动得到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

aaf0f4-(3).jpg

民以食为天,早饭那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那一餐。邹赜韬老师便从大家最熟悉的“大饼油条”说起,打开大家的胃口。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从早餐到午餐,从米饭到面食,从河海鲜货到家禽鲜肉,从蔬菜瓜果再到小吃酒饮,邹赜韬老师以文人随笔、商业广告等史料为基础,再结合历史背景与民俗习惯,生动地向大家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揭示其与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为大家展现出一副有滋有味的江南民间饮食图。

aaf0f4-(1).jpg

江南生烟火,烟火忆江南,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江南的烟火饮食中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更有着江南人千年以来崇文重教的传统。民间美食重视文教、重视礼仪秩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讲座结束之后,这份独特的“烟火气”仍能令大家意犹未尽,“齿颊留香”。

来源:镇海区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