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天一约读·食光探赜第6期:​烧开水——一种近代生活习惯的形成
创建时间:2024-01-16 11:00:32  |  点击:785  |  作者:天一约读

开水,顾名思义就是“烧开的水”。它是中国人的一种“国民饮料”,甚至被坊间阿婆阿公们,看作应对小病小痛的“基础良药”。一杯开水,是公共卫生近代化的试验田。

“喝水须喝烧熟的水,切不可喝生水”。这句我们今天看来简直是“啰嗦”的叮咛,作为“日常卫生”重点,出现在1924年《平民之友》上。一百年前,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喝开水”还未形成一个彻底的卫生习惯。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934年《我的画报》卫生宣传漫画:夏天“多喝清洁的冷开水”

卫生,是开水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原动力”,也是近代中国饮食安全发展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更可靠而卫生的开水,方方面面的变革悄然发生。

譬如1920年代末,上海供应开水的“老虎灶”,就进行了自我革新:“盛水之器,或以铜制,与外界不相接触。上装龙头,不用水勺。且有格外考究者,在盛水器上装置热度表,表示沸水之热度”。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1927年《新闻报》上的“开水机”广告

一壶开水,也是近代城市生活的家常“枢纽”。

百年前的上海,大饼油条、蟹壳黄等早点,都与老虎灶有几分“亲缘”。

1928年《上海常识》介绍,“上海的老虎灶,是专卖热水的水炉子”。而“许多老虎灶都是兼理小茶馆的”,此外还可做城市底层的歇宿地:“每夜约取钱二三十文,却是没有铺的。只随便地在台或凳上,睡这么一夜”。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2).jpg

1910年《图画日报》营业写真“老虎灶”

1948年,《锡报》作者观察见,每日清晨与傍晚,老虎灶旁总会围拢一群妇女,热络地聊个不停:“很多来自各方的女佣,有的是萍水相逢的知己,有的是故乡邻里的姊妹。那里,等于她们信息的交换所,也是她们的茶会”。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3).jpg

1948年《儿童故事》漫画中的瓦炉煮开水

水壶下旺盛的火苗,一如繁忙城市里的家长里短,朴素却温暖。让我们在沙龙中一同打开一壶开水的尘封记忆。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4).jpg

主    题:烧开水:一种近代生活习惯的形成

时    间:2024年1月19日(周五)19:00

地    点 :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

主讲人简介: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邹赜韬,浙江宁波人,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专家成员,饮食文化书系“食可语”丛书联合策划人,宁波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近代史学刊》《全球史评论》《形象史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江南烟火:有滋有味的百年民间饮食》,主译有《罐头:一部美国公众的食品安全史》《糖雪奇缘:冰淇淋与我们相遇的五百年》等著作。有数十万字饮食史札记见刊于中国网、澎湃新闻、《文汇报》《中国食品报》《健康报》《城市地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等媒体。

参与方式:线下活动,小程序报名

微信图片_20240116110233.jpg

咨询电话:0574-88270760,工作日 9:00-11:30,14:00-17:00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宁波图书馆所有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