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乌尔善导演带着突破25亿票房的《封神》彻底火了。
在这部几乎家喻户晓的国民神话影片中,主创者用当代化叙事视角与结构张力,立足宋元时期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文学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全新视角的“封神故事”。
玄幻、神话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当代社会中,这两种超现实主义创作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极强的民间号召力。在传统文化不朽的价值观里,我们在欣赏“超现实”那部分的同时,读者和观众也同样思考“现实”中的选择和困难。
宁波的城市神话和传说中,同样有许多经典的超现实主义传说和情节。比如梁祝传说中,英台跳入山伯墓殉情后,二人化蝶的经典情节;比如月湖畔传说牡丹灯记,从古至今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以及衍生出许多影视作品和影视IP;比如宁波刺史黄晟斩蛟传说,除了黄晟历史上真实的“建造罗城”的政绩,还有以身斩蛟血染桃花渡(也就是东渡门)的神话传说,成为一个历史和虚拟交错的人物,为了纪念黄晟,我们宁波人至今都有端午挂菖蒲剑的习俗。
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想象力,有时往往在这些超现实主义的故事中体现。
《每天碰到一个小可爱》系列海报
宁波籍导演张鸱从2020年在宁波拍摄科幻电影《记忆囚笼》,并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上映,他对宁波城市精神的探索就未曾停止。2021年与编剧周含共同创作多媒体科幻儿童剧《三字经传奇》,用超现实主义想象重新解构宁波人王应麟的经典。在2022年,他以自媒体短剧的形式,推出原创剧集《每天碰到一个妖怪》,用更轻质化、接地气的方式观察这座城市。近期他将茅盾新人文学奖获得者雷默老师的《大樟树下烹鲤鱼》投拍成电影长片。
《每天碰到一个小可爱》系列海报
那么,对于宁波文艺创作者而言,如何寻找城市的超现实主义意象和价值?如何把影视文学创作赋能成为城市想象力的一部分?本周日,导演张弛、编剧周含、作家雷默将为大家一一讲述。
【主讲人简介】
张鸱,独立导演,编剧,美术指导。2015年在杭州创办自己的团队—— “很不厉害电影作业小组”。短片《深秋电车》获中国国际微电影展十佳品牌微电影:电影《尸台社区》获中国大学生首届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提名、最佳编剧提名;悬疑片《白雾谜岸》入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剧情长片主竞赛单元;电影长片《海洋动物》入围第4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评委会特别奖;电影《记忆囚笼》入围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之窗,入围第二十九届Camerimage电影节摄影师处女作单元;入围第四十二届波尔图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入围2021FIRST青年电影节成都惊喜影展。
周含,编剧,海曙区影视家协会主席。宁波市第二批“文化艺术新秀”人才、宁波市“春蕾计划”青年文艺人才。编剧微电影《蓝盾》《黑白之间》《迷途》《七号监室》等获国家级省级金奖、最佳编剧奖7项,首届宁波电影奖1项。编剧科幻儿童剧《三字经传奇》入选2019年省艺术发展基金项目。
雷默,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宁波市作协副主席,以小说创作为主,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刊发表小说一百余万字,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各类小说年选和年度小说排行榜,部分小说被译成英、俄、日文。出版有《黑暗来临》《气味》《追火车的人》《大樟树下烹鲤鱼》等,曾获2015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作家》金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奖、丁玲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茅盾新人奖等。
主 题:超现实主义创作与城市想象力
时 间:2023年9月17日(周日)14:30
地 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
参与方式: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浙里文化圈”小程序二维码,选择立即报名;
2. 首次登录需填写资料完成实名认证;
3. 进入报名页面添加并勾选需要报名人员(可添加其他人员);
4. 报名成功后可在“我的预约”中查看,如无法参加活动,请于活动开始前进入“报名详情”取消报名。
咨询电话:0574-88270760(周一至周五 9:00-12:00,14: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