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流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与载体,选本的流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且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与各时期文化传播、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等相关领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种选本的产生是某一时期文学观念的反映,而其流行、承传并获得经典的地位,是多种文化要素集合的反映。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传承序列中,各代流行的各类唐诗选本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宋后学人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王安石编定的《唐百家诗选》所选作品的流传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由于他本人的影响、印刷技术的推动、学校教材传承,使其书所收唐诗成为影响最大的唐人作品,构成宋后唐诗名篇序列,并形成了由这批唐诗为主的晚唐化的唐诗观与唐诗风格与技法的理论,这一现象直至元末明初《唐音》《唐诗品汇》的流行才得以改变。此事表明王安石在唐诗传播史上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初始化了宋后学人的唐诗观念,值得关注。
8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查屏球将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阳明 安石”二王文化讲座系列第3场“王荆公与唐诗经典谱系的确定”。
【讲座提要】
一、经典、选本、教材与文化传承之关系;
二、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在宋的流传与接受;
三、南宋诗学教育与《唐百家诗选》的流传;
四、四、南宋流行的唐诗选本与《唐百家诗选》的关系。
【天一讲堂“阳明 安石”二王文化讲座系列】
天一讲堂“阳明 安石”二王文化讲座系列以“明第一流人物”王阳明、北宋名臣王安石为讲座的核心人物,特邀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侯体健教授、查屏球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刘成国教授主讲王安石相关主题的讲座;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关长龙教授主讲王阳明相关主题的讲座。讲座内容涵盖王安石的学记文、诗歌艺术,王安石与唐诗经典谱系,王安石与鄞县;王阳明的生活世界,王阳明与朱熹等。该系列以期让读者更好地认识王阳明与王安石,理解王阳明心学,了解王安石与宁波等,旨在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宁波历史文脉,厚植宁波港城文化优势,助推“阳明 安石”二王文化品牌建设。
【消夏系列第3期暨“阳明 安石”二王文化讲座系列第3场】
讲 题:王荆公与唐诗经典谱系的确定
主讲人:查屏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 间:2023年8月26日(周六)14:00
地 点:宁波图书馆新馆一楼报告厅(鄞州区宁穿路2100号,地铁一号线福庆北路站D出口)
主讲人简介:
查屏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学会副会长。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夹注名贤十抄诗》等著作多部,成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上海市社科奖等。
【讲座预约】
1.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浙里文化圈”小程序二维码,选择立即报名;
2. 首次登录需填写资料完成实名认证;
3. 进入报名页面添加并勾选需要报名人员(可添加其他人员);
4. 报名成功后可在“我的预约”中查看,如无法参加活动,请于活动开始前进入“报名详情”取消报名。
【书籍推荐】
《神秘体验与唐代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解读》
作者:[英] 杜德桥 著
杨为刚 查屏球 译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ISBN:978-7-2142-6478-7
《广异记》是唐人戴孚一部已散佚的集子。本书首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解读这些故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得以见识八世纪中国人的生活。本书将通过对戴孚这部集子精确的历史聚焦来研究这些历史变化的动态。对短期的事件的反思与历史文化长期连续性的清晰证明交织在一起,通过这些材料,《广异记》显示了中国中古社会早期的信仰与制度正在向着我们所认定的近世社会转变的迹象。
《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
出版年月:2000年5月
ISBN:978-7-1000-3037-3
本书研究唐代中后期学术与诗歌发展的关系,主要考察中唐儒学复兴思潮对中晚唐诗风演变的作用,并从这一角度阐述构成中晚唐诗歌风格的文化要素与其在文化思想史上的意义。
温馨提醒:
1. 入场券免费发放,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领完,亦可直接前往聆听,但务必遵循浙里文化圈小程序预约报名成功者与领票者优先入座,有序入场。
2. 本场讲座为线下讲座,请预约报名成功者于8月26日(周六)下午13:45前到达现场来聆听。
3. 为保证现场效果,身高1.2米以下小朋友谢绝入场,感谢配合。
咨询电话0574-88270758,工作日 9:00-12:00,14:00-17:30,周一上午闭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宁波图书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