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艺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宋代绘画无疑是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其中“澄怀观道”的美学理念更是贯穿始终,成为解锁宋画艺术成就的关键密码。
“澄怀观道”,最早由晋宋时期的画家宗炳提出,他一生痴迷山水,晚年因身体不便无法远游,便将所见山水绘于壁上,躺卧家中“卧游”,这便是“澄怀观道”最初的实践 。“澄怀”,意为让胸怀澄清、空明,摒弃一切世俗的杂念与偏见;“观道”则是观照天地运行的大道,即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当这两者结合,便开启了一种纯粹、超脱的审美体验。
宋代绘画理论也与“澄怀观道”紧密相连。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主张,开启文人画理论先河,强调绘画要追求“神似”与“写意”,这正是画家在澄怀之后,对绘画中“道”的追求,不拘泥于外在物象,而更关注精神内涵的传达。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画家亲身观察山川,才能捕捉自然神韵,描绘出蕴含“道”的山水画作,这也是“澄怀观道”在绘画创作理论中的体现。
点击正文下方小程序可参与讲座报名!
讲 题:澄怀观道——千年宋画丹青里的美学密码
时 间:2025年7月20日(周日)14:00
地 点: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一楼音乐馆(海曙区永丰路135号)
报名方式:
扫描小程序二维码即可参与活动报名
【主讲人简介】
鲍圆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公派苏黎世艺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设计学院交换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考古领域、同时深耕视觉图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致力于运用数字技术对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或特定历史时期的视觉图像信息进行挖掘、复原、解读与再创造,将复杂的历史信息与数字数据转化为具有美学价值和沟通效力的视觉语言。主持多项省级市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图书推荐】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作者:吴钩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
ISBN:978-7-5598-0081-7
索书号:D691.9/49
《澄怀观道:中国书画笔墨研习》
作者:李钢,武一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4
ISBN:978-7-313-30474-2
索书号:J212/603
咨询电话:专题活动部 0574-87364006,工作日 9:00-11:00,14:00-17:00,周一上午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