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人文·阅读分享会第9期在宁波图书馆永丰馆一楼音乐馆温情启幕。本次阅读分享会以“在荒原中寻找失落的爱”为主题,带领现场读者走进作家李娟笔下辽阔苍茫的阿勒泰,在字里行间探寻质朴的生活温度,感受蓬勃的生命力量。

《我的阿勒泰》作为李娟的代表作,收录了2002-2009年间的生活随笔,分为《记忆之中》与《角落之中》两辑,既记录了阿勒泰的游牧风物,也藏着作者青年时期关于自由、友谊与爱情的珍贵记忆。这部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2024年随着同名电视剧播出,年度销量更是突破150万册,成为现象级文学作品。

谈及作者李娟,主讲人陈苏分享了她充满韧性的人生轨迹:1979年生于新疆,童年辗转川疆两地,高中辍学后随母亲在牧区做裁缝、开小卖部,也曾在乌鲁木齐打工谋生。独特的生活经历成为她写作的富矿,从2003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到网络写作开启生涯转折,再到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李娟用质朴的文字记录生活,完成了从生活所迫到心灵表达的蜕变。

在文风解析环节,陈苏重点提炼了李娟散文的三大特色:题材上聚焦阿勒泰风物与游牧生活的消逝,风格兼具质朴清新与灵动幽默,情感则在温暖与沉思中达成平衡。他通过节选“乌鲁木齐打工”“外婆的咸烧白”“滴水泉饭店夫妇”等经典片段,让读者直观感受李娟文字的独特魅力——既能用“云块哗啦啦地从东跑到西”这样童真的表达描绘自然,也能在苦难生活中挖掘幽默与达观,更能在静默中传递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沉眷恋。书中《喀吾图的永远之处》《乡村舞会》等篇目,更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重要灵感来源。

互动环节中,有读者表示,被文字里贴近土地的真实所打动,感慨于李娟在困顿中依然热爱生活的坚韧。李娟的文字不仅带来了阿勒泰的异域风情,更给予了读者面对纷繁世界的沉静力量。

此次人文·阅读分享会,不仅带领读者们深度探寻了《我的阿勒泰》中的文学底蕴与精神内核,更搭建起一座以文会友、共鸣心声的交流桥梁,让每一份对文字的热爱都能找到温暖的安放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