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老年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地方非遗技艺,宁波图书馆联合秀水社区,依托“银龄青年计划”,于10月先后开展两场特色非遗课堂活动,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教学,让长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巧塑祥瑞金团纳吉,龙凤呈祥寄美好。10月10日,“巧塑祥瑞金团纳吉——龙凤金团制作”非遗课堂率先开课。活动特别邀请到非遗技艺传承人张帆老师授课,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居民参与。课堂上,张帆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龙凤金团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寓意:作为地方传统节庆美食,龙凤金团以糯米粉为原料,包裹豆沙、芝麻等馅料,因造型多为龙凤呈祥图案,常被用于婚礼、寿宴等重要场合,象征着吉祥如意、团圆美满。随后,张老师从食材配比、面团揉制、馅料调配到造型塑造,进行了全程示范。“揉面团要掌握好力度,既要揉匀揉透,又要保持面团的柔软度,这样蒸出来的金团才会口感软糯。”张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耐心解答居民们的疑问。经过近两小时的忙碌,一个个形态各异、寓意美好的龙凤金团新鲜出炉,金黄的外皮包裹着香甜的馅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居民李阿姨拿着自己制作的金团开心地说:“以前只在逢年过节时吃过金团,今天亲手做了,还学会了造型技巧,太有意义了!”
 
糯雪藏珍手作乡味,年糕饺里忆乡愁。10月29日,银龄青年计划非遗课堂再次热闹开课,本次活动以“糯雪藏珍 手作乡味——雪菜手工年糕饺”为主题,邀请到擅长传统年糕饺制作的周金玲老师,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非遗体验。活动现场,周金玲老师提前准备了新鲜的糯米、雪菜、肉末等食材。“年糕饺的关键在于年糕皮的制作,要将糯米蒸熟后趁热捶打,这样做出的年糕皮才会有韧性,包裹馅料时不易破裂。”周老师一边演示捶打年糕的过程,一边向居民们介绍手工年糕饺的制作诀窍。随后,她详细讲解了年糕皮的擀制、馅料的调配以及包裹成型的技巧,并亲自示范了如何做出外形美观、馅料饱满的年糕饺。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围在操作台前学习。有的居民初次尝试擀年糕皮,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在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技巧;有的居民则发挥创意,在年糕饺的造型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做出了独具特色的作品。
 
居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非遗课堂活动,不仅学会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情谊。未来宁波图书馆将继续依托“银龄青年计划”,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参与其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