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的午后,宁波图书馆永丰馆内墨香萦绕、暖光流转,一场关于中秋、书香与灯影的浪漫之约,在参与者的笑意中落下帷幕。读者们怀揣着“月满人团圆”的美好期盼而来,最终携一盏盏藏着诗意与心意的书灯归去——这方小小的灯盏,让中华传统的雅趣,在纸墨与光影的交织中,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活动伊始,忻燕琴老师以中秋灯文化为脉络,为大家展开了一幅跨越千年的传统画卷。她从汉代宫廷竖灯祭月的“人丁兴旺”祈愿,讲到南朝民间用柚子壳制作“月光灯”的质朴巧思,再到宋代书灯承载“智慧之光”的文人雅韵。一个个典故徐徐道来,让在场读者们恍然明白:手中即将制作的书灯,从来不止是一件手作,更是对千年文化记忆的承接与延续。
随后的教学环节,老师细致演示了书灯“折、裁、贴”的每一步:如何将纸材折成框架,又如何装点灯面。当读者们亲手将自己的心意倾注于灯盏,再按下开关的那一刻,书页的墨香与灯光的温柔交融,这盏小小的书灯,正是中国人独有的东方浪漫的具象表达。
本次人文·互动体验课,以书为桥、以灯为媒,真正让沉睡在典籍里的中秋文化“活”了过来。它没有停留在对传统的口头复述,而是让参与者通过双手,将“赏月”的清辉、“观灯”的热闹、“品书”的雅致,缝进书灯的每一道折痕里。这盏灯照亮的,不仅是归途的路,更是每个人心底与传统文化相连的情感脉络——原来传统从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能被我们捧在手心、融入生活的温暖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