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9日下午,"银龄青年计划"之社区乐龄非遗课堂温馨开课。本次活动以"竹籁经纬 巧手成器"为主题,特邀资深竹编技艺传承人俞老师,为社区15名老年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编扇子制作体验。
活动伊始,俞老师首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竹编这门古老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她特别指出,竹编扇子不仅是夏日纳凉的实用工具,更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俞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很快便激发了老人们的浓厚兴趣。
随后,俞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竹篾、扇柄、细线等材料分发给每位老人,并开始详细讲解竹编扇子的制作步骤。从竹篾的打磨修整,到扇面的经纬编织,再到扇柄的固定组装,俞老师每一个步骤都亲自示范,动作娴熟,讲解细致。"大家看,编织扇面时要注意经纬交错的顺序,力度要均匀,这样编出来的扇面才平整结实。"俞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不时走到老人们身边,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老人们听得认真,学得专注,纷纷拿起材料跟着老师的节奏开始尝试。虽然部分老人是第一次接触竹编,手指略显笨拙,竹篾也不太听话,但在俞老师和社区志愿者的耐心帮助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技巧。活动现场氛围轻松而温馨,老人们相互交流经验,分享编织过程中的小窍门,遇到问题时彼此帮忙解决,欢声笑语不断。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精心编织与组装,一把把造型质朴、纹理清晰的竹编扇子逐渐成型。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件竹编作品,老人们脸上都露出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以前夏天用的都是买的扇子,今天自己亲手编了一把,特别有意义,以后夏天用它纳凉,肯定更凉快!"今年75岁的张阿姨拿着自己的作品高兴地说道。
此次竹编扇子制作活动,不仅让社区老年朋友们近距离感受了传统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也为非遗文化在社区的传承与普及搭建了良好平台。下一步,"银龄青年计划"将继续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乐龄非遗课堂活动,让更多老年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