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镜界·爱如时光:《我不是药神》——救赎与代价,中国式类型片的叙事密码[图]
创建时间:2025-07-28 14:50:26  |  点击:24  |  作者:柳启明

在国产电影的灿烂星河里,《我不是药神》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存在。这部现象级影片以31亿票房和豆瓣9.0的高分,成功跻身国产电影“神坛”,其独特魅力,离不开背后巧妙的叙事手法。7月27日,镜界·爱如时光第七期依旧邀请王加宾导演,带来沙龙:《我不是药神》——救赎与代价,中国式类型片的叙事密码。

382f7b3a919a7a6a37bc0238854b587_副本.jpg

影片采用线性叙事,以程勇三次赴印度买药为主线,清晰展现其从自私自利的小商人,到心怀大爱的“药神”的转变。起初,程勇因生活所迫,为赚钱冒险走私仿制药,这是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之举。随着与白血病人的深入接触,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内心开始动摇,选择退缩。但吕受益的死,如重锤般敲醒了他,促使他再次踏上卖药之路,这一次,只为拯救生命,完成自我救赎。这种层层递进的叙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bcf5ada488ee311813ba455dcc05381_副本.jpg

《我不是药神》用喜剧的外衣包裹着悲剧的内核。电影开篇,程勇的神油店经营惨淡,他与房东、前妻的冲突,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喜剧色彩,让观众在笑声中走进故事。可随着剧情推进,白血病人的悲惨遭遇逐渐展露,他们为了买药倾家荡产,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这种喜与悲的强烈反差,让观众在欢笑中流泪,深刻感受到生活的残酷与生命的珍贵,也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从社会现实的映射来看,影片毫不避讳地揭示了医药民生问题,如天价药背后的利益链条、病人对廉价药的迫切需求与法律的冲突等,引发观众对社会制度、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在人性刻画上,程勇、吕受益、黄毛等角色都不是完美的英雄,他们有自私、怯懦的一面,但在面对生死与良知时,又展现出人性的光辉,真实而立体。

e9cc9b8ac8aa9c6d3402e9aa245cfa9_副本.jpg

《我不是药神》用独特的叙事密码,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与代价的动人故事。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复杂,让我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生命、社会和人性的感悟。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