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草婴读书会第十期活动“双生叛逆魂:贾宝玉与哈姆雷特”在书友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在这场跨越东西方文学的对话中,《红楼梦》的缱绻诗意与《哈姆雷特》的悲剧哲思引领书友们深入探讨两部作品中关于“反抗与生存”的永恒命题。
活动伊始,主讲人北辰抛出“哪种痛苦你最懂” 的灵魂拷问。当大屏幕上跃出“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和“被逼做选择时陷入纠结”两个选项时,现场顿时沸腾,书友们纷纷举手,讨论声热烈。
在主题分享环节,北辰系统剖析了贾宝玉与哈姆雷特这两位东西方文学经典角色。从身份来看,贾宝玉是贾府的“C位少爷”,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王位继承人;从痛苦根源来比较,宝玉厌科举、斥八股文,哈姆雷特恨宫廷,直言“王冠压得我头秃”;在人物特质方面,宝玉秉持“女儿崇拜”,视姐妹为“人间充电宝”,哈姆雷特则擅长“哲学rap”,纠结于“生存还是毁灭”;终极选择上,宝玉以出家给世界留个潇洒背影,哈姆雷特则通过复仇以命刺破黑暗。
随后进行了角色思想渊源的深度挖掘。北辰指出,贾宝玉的“女儿崇拜”实则是晚明心学的投射,李贽“童心说”为其奠定基础,体现了对程朱理学的反叛;而哈姆雷特的“延宕”则浸润着蒙田“我知道什么?”的思想,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
互动环节,书友们沉浸在这场精彩的剖析中,分享自己对两位文学人物的独特见解,探讨东西方文化基因差异下不同的反抗哲学。有人感慨贾宝玉的无奈与悲哀,也有人为哈姆雷特的勇气所折服;有人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在生活中面临困境时的影子,也有人从文化对比中获得了全新的思考视角。
这场文学对谈不仅是对经典的重新解读,更是一次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度审视。在两位“叛逆魂”的故事里,我们既看到了个体面对庞大社会系统时的渺小与挣扎,也看到了人性之光的倔强。正如草婴先生翻译事业中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书友们在这场思想交流中,共同探寻着个体觉醒的路径,思索在妥协与抗争之间,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三条道路——以独立思考守护灵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