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其子孔鲤秘传其“独门绝技”,便向孔鲤求证:“子亦有异闻乎?”当获悉孔子对孔鲤的“过庭之训”无特别之处时,欣然说道:“问一得三:闻《诗》,闻《乐》,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孟之道的一脉相传和纵深发展使得“易子而教”思想系统地展现于后人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易子而教”思想的发明者与实践者,而孟子则是“易子而教”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集中阐释了“易子而教”的必要性。首先,捍卫教育内容的正理正道,即“教者必以正”;其次,确保教育者以身作则,提前打消孩子以“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的理由与父母据理力争;第三,避免父子相互责善而产生隔阂、伤害亲情。孟子提出“父子之间不责善”的道理,父子之间亲情大于一切,不能互相求全责备、勉励从善, 否则“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我国自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变,核心家庭所占比例持续攀升,出现了以“421”为特征的高度同构。虽然小规模家庭对亲子关系有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往往过高,在教育上可谓“孤注一掷”,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和人格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爱非其道,溺爱过甚,可能造成独生子女“习惯于他占有的特殊地位,变成家庭里真正的暴君”。“易子而教”可以有效缓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沙龙大钢:
一、“易子而教”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二、“易子而教”的必要性审视
三、“易子而教”的可行性剖析
四、“易子而教”的当代实现路径
活动时间:2024年7月21日(周日)10:00
参与方式:
扫描二维码识别即可进入直播间收看
嘉宾简介:
姚丽娜,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咨询电话:专题活动部 0574-87364006,工作日 9:00-11:00,14:00-17:00,周一上午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