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图书馆 

EN / CN
读者登录

读者登录
还没有证号?立即注册

知行学堂第33期:不如丘之好学也——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图]
创建时间:2024-02-27 15:50:00  |  点击:168  |  作者:柳启明

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厌学现象日益成为困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孩子们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2月25日,知行学堂·论语与现代生活将邀请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姚丽娜,为大家带来沙龙:不如丘之好学也——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5301c16240acfb8bd7b1cf0b5d3b52d.png

在《论语》中,“好学”并不仅仅指对书本知识的追求,而是对道德、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追求,强调的是全面的个人修养。这种“好学”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品德的修养,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积极心态和追求。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习指重复、动作的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在“好学”中,学和习应当相辅相成,学习是培养自身才智,而习是让自己的行为、思维习得,达到自然主动的地步。孔子强调“好学”者必须善思,意味着学习应当结合思考。学习不是单纯地接收信息,而是要理解、分析、思考,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内化。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表达了“好学”者应当既善于学习,又善于思考和提问。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好学”应当伴随着乐学。乐学是指学习的过程是自发的、愉悦的、主动的。只有在乐学的状态下,学习者才能有更高的动力和更持久的学习欲望。

8c528daa397c92eb742fbf848537944.png

现代孩子表现出的厌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缺少“内驱力”,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不主动、不投入;另外,各种精神疾病的爆发也与厌学问题有关。社会转型期,社会风气的变化、现实和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导致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流失。同时,家庭教育方式的单一和缺乏引导,也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急速发展的社会使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这种现象使得孩子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成人焦虑和内卷。

3d26a85056d07de17a7306c69195a12.png

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感知事物,从中汲取知识,使知识有实践基础,有力地激励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教育应当回归教育的本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不能停留在眼前结果,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长远眼光,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当体现阶段性和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来源:宁波图书馆

友情链接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1391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