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今年的中秋节,小朋友们准备怎么过?关于中秋,你都有着哪些难忘的记忆?
中秋是与月亮有关的节日。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月亮往往又大又圆又亮,月圆象征着团圆,因此中秋又名“团圆节”。不过有趣的是宁波人“作兴”八月十六过中秋。想知道阿拉宁波人为什么十六过中秋?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哦!
提到中秋,自然少不了吃月饼。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月饼呢?五仁、蛋黄、豆沙、冰皮、苔条、莲蓉、水果、鲜肉……这些常规的口味是否已经吃腻?要不要来点新鲜的?
本期,甬图君就为孩子和家长准备了两份“书香月饼”,让我们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度过这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吧!今天要推荐的第一份“书香月饼”充满了香甜,特别适合小小吃货们哦!
《从前有个月饼村》
作者:卷儿 文/图
ISBN:978-7-5583-2171-9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索书号:I287.8/17581
适读年龄:3-6周岁
每年的中秋节,月饼村的村民们都会乘坐兔爷巴士到山顶举办赏月派对。但是,今年他们刚出门,就发现了一件大事……“月亮哪儿去啦?”
忽然,自来红发现新搬来的冰皮月饼有点可疑……
“你的嘴角那是什么?难道是你偷吃了月亮?!”“开什么玩笑!不是我,不是我!不信……”
冰皮月饼嘴角有一点黄,五仁月饼嘴巴鼓鼓,酥皮月饼紧张得掉了皮,莲蓉双黄月饼和蛋黄酥看起来很有嫌疑……月饼们如何自证清白?月亮窃贼到底是谁?村民们能顺利找到月亮吗?
中秋佳节,一座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观赏多年的月亮失踪,一群呆萌的“村民”互相猜疑……作者用脑洞大开的方式为我们献上一场紧张刺激、环环相扣、生动搞笑的侦探大戏,为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猜测、认知和感悟的美味喜剧。
故事的主干是让六位主角自证清白找出“窃贼”,方式就是要村民“露点馅”,奇妙的想象和滑稽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在这场“失踪谜案”中,孩子们在每位“村民”吐露的“线索”中不断猜测,解谜的过程增强了孩子的阅读动力。而随着结局的反转,又将故事氛围推向高潮,当谜底解开,你又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慨。
书中的六种月饼也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京氏自来红、港式冰皮流心、京式提浆五仁、苏式酥皮鲜肉、广式莲蓉双黄、台式蛋黄酥,这些月饼有传统、有新式、有咸、有甜、有南方、有北方……让小读者在解谜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月饼,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书中细节多多,等着读者去发现。比如半部分月亮出场时用了大拉页和立体模型的设计,一辆立体的小巴士带给小朋友别样的视觉冲击,而开巴士的司机竟然是兔儿爷!是不是很惊喜?
书的结尾,作者还为小读者们设置了小彩蛋,因迷路而错过赏月派对的滇式和潮式月饼还在赶路……这让小朋友在阅读的尾声还能会心一笑。后环衬中月亮低垂,伴着六座村屋一起睡着了,一首自制的《月饼村之歌》,彷佛在说就此进入梦乡吧!
阅读完这本书,如果还能带孩子再尝一尝这几种月饼那就更好啦!
今天要推荐的第二份“书香月饼”充满了科普味,适合稍大一点的孩子。月亮又又又不见了?是被人吃掉了还是被人偷走了?快来看一看吧!
《月亮不见了》
作者:[日] 和田诚文 著, 彭懿 译
ISBN:978-7-5133-4247-6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索书号:I313.85/73/3
适读年龄:4-9周岁
咦,月亮怎么不见了?原来,是被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男人摘回了家。接着,从新月到满月,月亮又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遭遇:先是被一个小偷偷走了;然后,被一个女人做成了竖琴;最后,竟然引起了两个国家的纷争,险些使他们兵戈相向……最后,月亮是如何回到天上的呢?
这本书写就于1963年,作者将天文学常识与故事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得本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还传达出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1999年,本书被改编成动画,配上旁白和音乐,在日本各地的天文馆播放。
书中主要内容从月亮被偷走开始,一页页展开剧情,有惊险有悬疑,也有温馨,让你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到最后。
插图简约明快,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借助图画,作者用浅显的语句解释了月亮的盈亏,月食和日食、潮汐等常识,结合奇妙的幻想故事,让小读者读起来新鲜有趣,并且进一步加深小读者对天文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