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海曙区图书馆内星光氛围浓厚,一场名为“曙阅星河・镜观峨眉”的天文科普活动在此精彩上演。活动以“室内讲座+户外观测”的创新形式,为到场读者打开了一扇探索宇宙的大门,吸引众多天文爱好者与亲子家庭踊跃参与,现场人气十足。
活动伊始,室内科普讲座率先拉开帷幕。宁波市天文协会理事、市天文科普讲师团讲师林远老师,以“月来月好”为主题,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月球知识盛宴。讲座中,林老师从月球起源的经典假说切入,用通俗的语言详解月球的直径、质量、自转周期等基本特征,以及月海、环形山等独特表面结构。他结合动态示意图,生动演示新月、上弦月、满月等月相变化规律,让在场观众直观理解天文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谈及人类探月历程时,林远重点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的辉煌成就——从嫦娥一号传回月球全图,到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壤样本,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引发全场阵阵赞叹。此外,他还分享了“超级月亮”的形成原因、“月食”的观测技巧、“潮汐锁定” 的科学原理等趣味知识,互动环节中,观众们踊跃提问,“月球上真的有水吗?”“下次月食什么时候能看到?”等问题接连抛出,林远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讲座结束后,活动转至图书馆户外广场的观测环节。宁波市天文协会的毛锦旗、唐贺、仇晖三位专家早已架设好4台专业天文望远镜,调试至最佳观测状态。尽管当晚云层偶尔飘过,遮挡部分视线,但参与者们热情不减,有序排队等候观测。
“快看,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好清晰!”一位小朋友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峨眉月”后,兴奋地拉着家长分享。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还观测到土星的光环、木星的四颗卫星,并认识了夏季星空中的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等亮星,以及天琴座、天鹰座等典型星座。不少参与者拿出手机,尝试用“手机接望远镜”的方式记录天体细节,孩子们更是认真地在笔记本上绘制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态,沉浸式体验“以镜观天”的独特乐趣。
“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让孩子学到了天文知识,还激发了他对宇宙的好奇心。”市民陈女士笑着说。海曙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策划此类科普活动,通过“讲座+实践”的形式,让科学文化走进公众生活,助力提升市民科学素养。活动结束时,许多参与者仍意犹未尽,纷纷询问下一场天文活动的举办时间,期待与星空再次相约。